(杂名)由末寺称所属之本寺曰本山。【又】素来所住之山曰本山,广弘明集十六(慧远万佛影铭)曰:“共立此台拟像本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如来所具之功德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术语)遍计所执性之法,遍计于我法之遍计心,故云所遍计。...指阿弥陀佛摄取念佛者往生净土之誓愿。又作摄取至心欲生愿、诸缘信乐十念往生愿、闻名信乐十念定生愿、十念往生愿、...亦名:贮绵褥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贮绵褥戒八十五。以此褥具,多生小细诸虫,容损物命,违慈坏...为密教行者观想自身与大日如来等同一如之观法。行此观法时,先结法界定印,观想心中有白莲,台上有 (a,阿)字,此...(杂名)译曰一切烦恼。见大日经疏十。梵Sarva-klesa。...(流派)Sarvāstivāda,梵名萨婆多部。译名说一切有部。是于佛灭后三百年之初,上座部中立一部者。尔后犊子部等诸...(故事)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品曰:说此...荆溪大师始终心要曰: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预流果无退】 p1232 大毗婆沙论六十一卷十二页云:如定蕴说:以何等故,上三果有退;非预流果耶?且彼文说:见所...(经名)六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最上楼阁妙宝台上,诸菩萨诸声闻各说胜妙之法集佛悉赞印。...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五个【不要紧】: 如果您的微笑得不到回应,不要紧; 如果您的礼敬换来了无礼,不要紧; 如果您帮助他人却不被接受...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磊落。他们远离人群,在山林水畔凿山壁为室,悠闲自在,以菅草...现在,信佛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在中国这个有着古老传统的国土上,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在这里,我想问大家的是,你...
当我们看到他人金钱丰厚,有名车,有豪宅,有地位,我们会认为他是个有福报的人,确实一个人有足够的财富,有一定的...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着放平心态,或许生活就会更阳光! 《爱父母的五不怨》 1、不...
最有智慧的人,是最懂得聆听的人。器量狭小的人,就像那些窄口瓶一样真正有智慧的人不用多说,即能正确传达思想;愚...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第二个云何降伏其心。 你的生命怎么安住?这是根本问题,就...
佛陀告诉我们生命像无止尽的水流,不是今生才开始,我们曾经有很多次的生命经验,历代祖师圣贤基本上把我们内心世界...
本山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本二 | 下篇:本三昧耶印 |
凡一卷。明代景隆撰。正统五年(1440),应天府五圣庙道士缪尚诫曾绘制一幅黄龙禅师与吕洞宾之讲礼图,名为“神化图...
佛德
所遍计
念佛往生愿
兜罗贮蓐戒制意
自身观
萨婆吃隶奢
根本说一切有部
五千增上慢
始终心要
预流果无退
法集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五个【不要紧】与十个【无论如何】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你真的信佛吗

真正有福报之人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智者思而后言,愚者先言而后思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