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三乘有四种:(一)大乘之三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谛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于其最后之生不依如来之声教,感飞花落叶之外缘,而自觉十二因缘之理,以证辟支佛果者。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之行,更于百劫间植三十二相福因,以证无上菩提者。或以羊鹿牛三车譬之,或以象马兔三兽比之。是为大乘之三乘,故不摄不愚法之二乘(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二种,)法华经譬喻品曰:“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独乐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中略)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二)小乘之声缘菩三乘也。又称小中大,皆灰身灭智,故此中之声缘,即是愚法。四教仪注上曰:“三乘,乘以运载为义,声闻以四谛为乘,缘觉以十二因缘为乘,菩萨以六度为乘,运出三界归于涅槃。”五教章上二曰:“大乘中乘小乘为三乘。(中略)如小论中自有声闻缘觉法及佛法。”(三)大小合论之声缘菩三乘也,又云小中大。此中之菩萨乘摄一乘,声缘二乘,摄愚法不愚法之二类。五教章上二曰: “融一乘同大乘合愚法同小乘唯三也。”(四)一、一乘。如华严法华明一切皆成佛者。二、三乘法,如深密般若别立三乘之得道者。三、小乘,执于四阿含等之所明而不信一切大乘之教理者。见五教章上。是由大小合论之三乘中菩萨乘闻一乘,由其二乘别开愚法之一类也。密教以第一类之三乘为法佛内证之三密。声闻依声教而悟道,故配之于语密,缘觉只心观十二因缘而悟道,故配之于意密,菩萨以大悲利他之故,舍身于娑婆界,而广修六度万行,故配之于身密。菩萨之行,通于三业,而于身业最重,故且为身密。三业之中,身兼意口,三乘之中菩萨之行广兼三业,故寄于总德而配之于身密。然而法华经以三乘为方便,一佛乘为真实。会三乘而归于一乘也。然密教之见,以为三乘即法佛内证之三密。故三乘之行不动,直以为秘密佛乘之体也。故大日经疏三,释经之通达三乘文曰:“真言门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详见秘藏记钞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修真言法,选其法相应之时日也。...指三种观法。(一)天台智者大师所立之天台三观,此系诸家所说三观中最为普通之一说。乃天台宗之重要法门,为教义与实...谓触尘害人,犹如毒之伤人。触尘,为六尘之一,指身根所对之境,共十一触,即地、水、火、风四大种(以坚、湿、暖、...印度教毗湿奴派(梵 Visnu)之支派。十二世纪时,由宁巴尔迦所开创。强调对罗达神(梵 Rādhā)热狂的绝对归依(梵...为印度外道所立十八大经中“八论”之一。据百论疏卷上之下载,课伽论乃阐释摄心法之论书。或谓其梵名为 Garga,然现...谓触犯重罪,即触犯小乘戒之四重罪或大乘戒之十重罪。四重罪即淫、盗、杀、妄语等四种;十重罪即杀、盗、淫、妄语、...【缘分别所起名境烦恼】 p1305 成唯识论六卷十四页云:缘灭道谛及他地者,相分与质,不相似故;名缘分别所起名境。...【病麤重】 p0938 杂集论十卷十三页云:病麤重者:谓诸界互违所发不安隐性。...指往生极乐净土者所修之三种净业;此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之净业正因。即:(一)世福,又作世善。为世俗本来存...梵语 saptabodhyavgā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的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会对自己的生命发生一个新...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漏业一定要受有漏的果报,无漏业受无漏的果报,现在我们出家修...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
今课要讲的,是拜佛的心态。身体端正,心恭敬专注。身心统一的话,拜佛功德无量,经上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福...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日本,购之其京都书肆者也。书为日本人竹子恭所释,其首简云:...问: 念佛对身心确实能起作用,这如何从理体上解释呢? 大安法师答: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难陀是释迦牟尼佛同父异母的弟弟,全称是孙陀罗男陀。 他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夫妇恩爱。但他非常羡慕佛陀的智...
三乘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律仪 | 下篇:三乘家 |
又作俱陈那。据慧苑音义卷下载,俱陈,大盆之意;那,法律之意。昔有一五通仙人,名俱陈,于地置一大盆,蓄水若池,...
择时
三观
触毒
宁巴尔迦派
课伽论
犯重
缘分别所起名境烦恼
病麤重
三福
七觉支
四供养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道宣律师的故事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十种礼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