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saptabodhyavgāni。又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略称七觉。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觉,意谓菩提智慧;以七种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七者即:(一)念觉支,心中明白,常念于禅定与智慧。(二)择法觉支,依智慧能选择真法,舍弃虚伪法。(三)精进觉支,精励于正法而不懈。(四)喜觉支,得正法而喜悦。(五)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指身心轻快安稳。(六)定觉支,入禅定而心不散乱。(七)舍觉支,心无偏颇,不执着而保持平衡。[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六、大乘义章卷十六末] p12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图像)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三、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钩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凡二卷。唐代不空译。全称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又称大乐金刚理趣经、般若理趣释、理趣释。...【胎卵二生中有受生】 p0885 俱舍论九卷四页云:如是中有、为至所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念心所】 心所有法中的别境心所之一。念是记忆,于所经历过的事物记忆不忘,就称为念。《成唯识论》曰:‘于曾习...(杂语)梵语曰翳鍐Evam,指物之词也。又印可之辞也。资持记上一之一曰:如是者指示之词。胜鬘宝窟上本曰:印述之辞...(452~535)南朝梁代僧。东阳乌伤(四川)人,俗姓娄。字德素。十二岁即遍礼塔庙,潜究经典。刘宋泰始四年(468)...(衣服)Kṣuma,又作菆摩,须摩,刍摩迦,苏摩,谶磨。麻衣也。西域记二曰:刍摩衣,麻之类也。慧琳音义三十一曰:...指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六种作用。触,乃与一切心、心所法相应,而能使其触对于境之精神作用;即为...资持记·释师资篇:“弟子依止阿阇梨,有五事:一、者当数往;二、者至户当三弹指;三、者入当头面礼;四、者长跪问...(书名)一卷,宋法天译。法称菩萨破婆罗门之四韦陀论。...又作优婆离,华译近取,或近执,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持律第一著称。...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候,你忽然发了菩提心,按照佛法真实地去修行,你的心跟佛法相...
一、唯识之义 唯识者,据《成唯识论述记》云:唯谓简别,遮无外境,识谓能了,诠有内心。此指外境非实有,内识非虚...
法显,俗姓龚,平阳郡武阳(山西临汾)人。幼年时,三个兄弟先后夭折,父母惟恐法显也遭遇不测,在三岁时就让他剃度为...我曾经做过一个比喻:当山挡在前面,一味退让,永远也过不去;可是,横冲直撞的话,山还在那里,人已经不行了。 最...
首先了解欲的体性、作用、分类以及欲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观察思惟。 一、欲的体性 《成唯识论》说:云何为欲?于所...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世上,有人出卖体力,有人出卖知识,有人出卖朋友,有人出卖尊...
香板,指形如宝剑的木板,是禅堂中法力极大的法宝。 香板的长度和厚度,都有规定的尺码。它是一种维护寺院清规、惩...
世间的因果报应,跟人的善恶业力是直接关联的,如影随形,如谷答响。 印祖曾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中举过一个...
七觉支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宝树林 | 下篇:七观音 |
(行事)又曰逋沙他,布洒他。...
观音曼荼罗八大菩萨
理趣释经
胎卵二生中有受生
念心所
如是
慧约
刍摩
六触
依止阿阇梨五事
金刚针论
优波离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心可以转业

唯识要义解说

法显大师西行记
圣严法师《为什么而忍》

欲为三界众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禅堂里的香板是怎么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