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二卷。唐代不空译。全称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又称大乐金刚理趣经、般若理趣释、理趣释。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系解释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理趣经)。理趣经文共分十七章,本书之上卷随文解释初二章,下卷解释后十五章。盖本书系通释说金刚顶宗根源之理趣经,故于密教教理中,与相对于解释胎藏法之大日经疏,皆为重要著作。[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五、卷二十九] p472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子题:亡人施福咒愿、生子设福咒愿、凡竖、鼎食、亡人偈、生子偈、新舍咒愿、估客咒愿、取妇咒愿、娶妇咒愿、出家人...(术语)无表色之异名。色法之中有无表色,由受戒所生。旧译为无作色或无教色。是虽属于色法,然如香味而无形质,故...(术语)食物净法之一。如于水流来者,比丘取而食之,无罪。谓之水净。...无漏界者,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差别者,谓识生差别故,内死生差别故,外谷生差别故,成坏差别故,食持差别故,爱非爱趣分别差别故,清净差别故,威...(术语)新云无寻无伺三摩地。三三昧之一。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二禅。乃至灭受想定,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白白异熟业所感果】 p0520 瑜伽九十五卷十八页云:如是一类,造作增长白白异熟业已;由此业故;生在五趣生死诸业...凡二卷。日本临济宗僧东阳英朝撰。又作禅林句集、禅林杂句。本书分为干、坤二卷,初有佛经及祖录,兼含道儒百家,撰...资持记·释持犯篇:“彼(大庄严)论第二云,昔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剥衣。贼惧比丘往告聚落,即以草系之。诸比...(植物)Padma,又作钵特忙,钵弩摩,波头摩,钵纳摩,波昙,波昙摩,钵昙摩。赤莲华也。玄应音义三曰:波昙,又云...(术语)佛之悬记,又佛之记别也。预言当来之事,谓之悬记。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谓之记别。...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
自古以来,古来的贤圣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对我们的父母、祖先要孝顺,也要把这一念的孝顺推广到其他的...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得;修法从外求者,犹同舍本求末,烧木佛求舍利,无菩提可证。...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前面的空观是在破假相的执取,假观它又创造一个假相,菩萨...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学佛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其实,这种想法不切实际,钱财是世间宝...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信是危险的,离成功近,离失败也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
玉峰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诀,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词立论,直与古德相反。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国家,名叫多味象,这个国家的国王信奉外道。 有一天,国王起了一念善心,想要行大布施,于是就依...
宋代官员张抡。不清楚他的出身。官至浙西的副都总管。平日虔诚修习净土法门,曾经请南宋高宗书写莲社两个字挂置在他...
理趣释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理趣经法 | 下篇:理长为宗 |
又名般舟三昧,因此三昧于成就时可以见到十方诸佛立于其前,故名。...
咒愿法式
假色
水净
无漏界
差别
无觉无观三昧
白白异熟业所感果
句双纸
草系比丘
钵头摩
佛记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执我与离我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
真正的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