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诵经,称佛名,音声之佛事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若耳根偏利,即声为佛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胎藏界与金刚界与苏悉地法之三部。此三部尽一切之秘法。...禅林用语。比喻人人本具之佛性。又作庵中不死人。庵,指肉体。不死人,为佛性之譬喻。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大五一·四...凡六卷。日本临济宗僧拔队得胜(1326~1387)撰,明道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又作盐山向岳拔队和尚语录、拔队禅师...【观色乃至识非有显现及虚伪不实显现】 p1472 瑜伽七十三卷十一页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色乃至识、如理观故,审...(术语)五停心观之一。恶业障多者,一心观佛之相好而治之也。...又称十二时兽。即指每十二日交替司时辰,常于阎浮提内游行教化之十二兽。彼为:鼠、牛、狮(虎)、兔、龙、蛇、马、...凡三卷。唐代僧飞锡撰。书成于天宝元年(742)。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飞锡以念佛三昧为诸禅三昧中之宝王,遂倡导...(术语)大善地法之一。十一善心所之一。善心所之名,不为他之不利,不损恼他之精神作用也。唯识宗于无瞋之作用上假...【识住边际及住因缘边际】 p1438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有色界识,有来有去;无色界识,有死有生。又此二住,乃至寿...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向塔舒脚坐,除病,若中间有隔,强力所持。”资持记释云:“中间隔者,有物障也。”(事钞记...【八智证得空理】 p0083 显扬十五卷二十页云:云何证得如是空理?谓由八种智。何等为八?颂曰:法住、求自心、住自...维摩诘所说经...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常居秽土。 《十轮经》卷一上讲,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道出了佛教对动物的深切关怀与无尽慈悲。千年以降,佛教与中...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无忧,何处有恐怖。法句经 佛在...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
抓一把茶叶丢进壶里,从壶口流出了金黄色的液体,喝茶的时候我突然想到: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刚刚那一把茶叶中的每...
佛教具有人们所期望的未来宇宙宗教的特色:它超越个人化的神,无需教条主义和神学,它涵盖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而它...原文: 富贵人多病,一则一事不肯操作,血脉便不周流。二则多食血肉诸品,若遇一有毒者,则其祸不小,或致殒命。即无...一般将夺取生命的恶鬼神称为魔,佛教将魔的意义延伸,凡是一切能杀害我们的慧命,不论是来自外界的障碍,或是由自己...
声佛事
【佛学大辞典】
上篇:声杖 | 下篇:声明 |
(术语)于因上说果之论法。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如世间人,说泥即是瓶,缕即是衣,是名...
三部大法
庵中不死人
盐山拔队和尚语录
观色乃至识非有显现及虚伪不实显现
念佛观
十二兽
念佛三昧宝王论
不害
识住边际及住因缘边际
向塔舒脚戒开缘
八智证得空理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地藏王菩萨的两大特点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珍惜每一片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