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比喻人人本具之佛性。又作庵中不死人。庵,指肉体。不死人,为佛性之譬喻。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大五一·四六一下):“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遮皮袋?” p45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不思议慧,梵名 Acintyamati。文殊八大童子之一。位列文殊曼荼罗第二院之东南隅。亦有说此尊与广大、玄法、青龙三轨...【戒体惟色】 p0692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十五页云:问:何故戒体惟色?答:遮恶色起故。又是身语业性故。身语...【流转真如】 p0914 瑜伽七十七卷八页云:一者、流转真如。谓一切行、无先后性。...(故事)初优填王以栴檀刻佛像,安置于拘睒弥国。鸠摩罗炎欲负像来此方。路经四国。诸国爱护而不许出国。依本图写,...(术语)子对于亲尽诚顺命之道。梵网经下曰: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心地观经二曰: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勒那摩提】 梵名 Ratnamati、译作勒那摩提,又译作勒那婆提,意译宝意,中天竺沙门,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来到洛阳...【缘无事烦恼及缘有事烦恼】 p1306 杂集论六卷十五页云:缘无事者:谓见及见相应法。见谓萨迦、耶见及边执见。所余...幻想靠特定主观行动影响或支配客观事物之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出现之前,为现今所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型态之一。已具...比喻人的生命如风中之灯火。佛教谓诸行无常,瞬息幻灭;人之生命亦逃不出此无常之洪流,势必随波而逝。据释门归敬仪...【八道支次第】 p0081 大毗婆沙论九十六卷十一页云:问:何故八道支中,先说正见支,乃至后说正定支耶?答:随顺文...(杂语)金刚萨埵之略。...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弘一大师说,学戒律要有三种心:第一、厌离有为。第二、悲愍众生,即慈悲众生。第三、求证菩提。 厌离有为,譬如说...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人广德是一位在年轻时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现在虽然已经...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 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术品; 寺院是修行办道处所,变成旅游观光; 佛经变成学术,...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朝嘉靖年间,依止栖霞庵节公剃度,平日奉持戒律甚严,具备了出...
智者大师上天台山时,在天台山打坐,他也是有遇到魔境。遇到魔境他处理的办法也是一样,他安心空寂。观一切法空,魔...
我们大家都清楚,新的一年已经到了,在新年开始,为了让大家能在学习大乘正见方面得到真实的利益,我想对显密学会般...有些人以唱卡拉OK、跳舞、喝酒、飙车、开车兜风、钓鱼、登山、划船、打球等,作为放松自己的消遣娱乐。这些活动的...
庵中不死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庵 | 下篇:庵主 |
(一)指人中之化生。即于成劫之初,欲界有情世间之成立。[长阿含经卷二十二、俱舍论卷十二](参阅“劫初”2815) ...
不思议慧童子
戒体惟色
流转真如
鸠摩罗炎负檀像传震旦
孝顺
勒那摩提
缘无事烦恼及缘有事烦恼
准宗教现象
命如风中灯
八道支次第
金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学戒律要有三种心
祭祀

佛的十力与四无畏

这就是佛教之悲哀啊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内魔不生,外魔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