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名数)大日经一曰:佛言: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一部以此三句为大宗。同疏一曰:以此三句义中...(术语)Yogācārya,又称见谛阿阇梨。三密相应,照见真谛之初地以上阿阇梨也。...亦名:劝二居士增衣价戒犯缘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制意犯缘同前[劝居士增衣价戒],但合二家共作一衣为异耳。”...指远离烦恼垢染,得见圣道之清净法眼。法苑珠林卷八十六(大五三·九一八下):“既见彼佛已,愿得离垢眼;成无上菩...【精勤修学诸外论戒】 p1274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即大地震动之义。据般泥洹经举出地动之三种因缘,称为地动三因。即:(一)大风起时,水扰地动。此乃地依水,水依风,...何等自性善?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无明支 以行蕴中无明为体,不取余法,斯乃与行得为因缘,此...(物名)旃檀中有赤白二种,此其赤色者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宫殿。...十种殊胜之行。(一)十地菩萨到达大涅槃所修之十种胜行,即十波罗蜜。(参阅“十波罗蜜”451) (二)游戏自在菩萨所修...子题:五长戒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一、双持犯)三十戒中,九是作持,止便成犯。如长衣、月望、长钵、长药、急...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就觉得你佛教,说这些东西太消极了,太迷...
有一次,一位营业员给我写信,她说,我听说你是法师,我有个要求,不晓得你能不能满我的愿?她说,我有两个孩子几岁...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罗国和毗提醯国之间,有一片旷野。尽管它是通往两国之间最便利的途径,却无论白天、晚上都很...
有师言: 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
如来的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而不为余者所摧故,如同金刚能摧一切而不为一切所摧。 知处非处业异熟,种种根机种种...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法,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佛一代时教处处宣说的至简易而...
怎么样能够战胜自己呢?当然佛陀是用智慧,不是强忍,有三道智慧,经云:谓一切逆境恶缘现前,菩萨皆悉观察,此等逆...
勒那摩提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勒那摩提】梵名 Ratnamati、译作勒那摩提,又译作勒那婆提,意译宝意,中天竺沙门,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来到洛阳,奉敕与菩提流支合译《十地经论》十二卷,及《妙法莲花经优婆提舍》一卷,由沙门僧朗、觉意、侍中崔光等任笔受。后又于赵欣宅中译出《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据《历代三宝记》载,勒那摩提与菩提留支共译《十地经论》后,以意见不合而互不相访。后来佛陀扇多的弟子慧光,于相州南部弘扬地论,阐扬师之学说,形成了相州南道派;而菩提流支的门人道宠,在相州北部弘扬地论,形成了相州北道派。
上篇:陈那 | 下篇:梅光羲 |
【此生故彼生】 p0617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问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
大日经三句
瑜伽阿阇梨
劝二家增衣价戒犯缘
离垢眼
精勤修学诸外论戒
地动
自性善
十二因缘(二)
赤旃檀
十胜行
舍堕持犯方轨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只要不信命,命就可以改变
商人与罗刹鬼

调适四大,除众病的方法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如来十力能无碍摧毁无明等障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