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靠特定主观行动影响或支配客观事物之现象,产生于原始宗教出现之前,为现今所知人类意识活动最早型态之一。已具有部分宗教因素,但尚无明确之超自然观念,对客体既尚未加以神化,亦无敬拜求告之意念。古代社会所行之法术、巫术等多属此类。然当宗教与神灵观念出现后,法术、巫术仍被保留而成各种宗教之附属,就其本身而言,仍保有准宗教现象之特征:既不以客体为崇拜对象,亦不依靠神力行事,而按固定方式作出动作,以为能对客体加以控制或产生影响。例如以针尖戳刺剪纸或木刻之人形,以图加害所指之对象者;或配戴玉石以图延年益寿者,乃至于配戴特定物以求免遭厄运者,皆属此类。 p55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菩萨十地中第九地之名。得四无碍解于十方演说一切法之位也。新译仁王经下曰:得四无碍解。一音演一切,闻者...亦名:大价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绫罗入轻。律开受王大价衣,及施主种种好衣。”资持记释云:“王大价衣,谓是...(术语)又曰有见有对色。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无表色之十一种,此中色境之一为可见有对色,眼等五根与声等四...(术语)Skandha,又作塞建陀罗。旧译曰众聚阴。新译曰蕴。俱舍光记一本曰:塞建陀罗,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见轭】 p0637 集异门论八卷四页云:云何见轭?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诸愚夫无闻异生,于见集没味患出离...(天名)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之东方,有楼阁,其北与地天并坐者,是也。...谓圣弟子。能净世间。应供器故。已行应供。清净道故。成就应供。三净业故。名世应供。...指东汉末年至魏初之际,知识阶层所形成“藉谈辩而达治学、求理目的”之社会风气。此风盛行于魏、晋两朝(202~419)...指极乐净土之林,由七宝树所成,又称七宝行树。[法华经卷二譬喻品、法华经玄赞卷五之本、阿弥陀经要解(智旭)](...Ba zhengdao 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术语)Mānavaka,又作摩纳婆,摩婆婆迦,摩纳婆嚩迦,那罗摩那。译曰:儒童,年少,人,长者。玄应音义一曰:摩...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因为净土宗,虽然我们念佛也的确会在生命当中产生...问: 如何断除烦恼、无明和妄想? 慧律法师答: 师父没有办法来到你心中,要不然,我就拿把剪刀把你的无明剪掉,这...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赞叹释迦牟尼佛二难,释迦牟...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如瑞法师答: 佛教里有很多的佛菩萨,每个人的因缘是不一样...
做事的时候,一定会有阻挠或遭遇困难和挫折。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性格,每个团体也有其团体的性质与风格,因此...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
问: 弟子深信净土,誓死不退,现在也很少运动了,觉得锻炼身体就是执着自己的色身,应该早点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让我们从无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吧!从无明之中解脱出来,其实就是从此生之苦及未来生死轮回之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
准宗教现象
【佛光大辞典】
上篇:滑石经 | 下篇:准提 |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善慧地
王大价衣
可见有对色
塞建陀
见轭
地天后
世应供者
清谈
七宝树林
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
摩纳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如何断烦恼无明和妄想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做事前先做好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如果不犯这个戒,财宝则永远没有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