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东汉末年至魏初之际,知识阶层所形成“藉谈辩而达治学、求理目的”之社会风气。此风盛行于魏、晋两朝(202~419)。清谈纯属哲学思辨之理趣范围,如人生论、宇宙论、本体论、知识论、乐理、伦理、美学、语言语意学等,而不涉及现实、功利之官场政治或营生之术,故当时之社会意识普遍呈现追求清纯之风尚。同一时期,另有玄谈之风,其主题仅限于清谈中之纯粹宇宙论、本体论,及如何配合此宇宙论之部分人生论,应属形而上学,故范围较窄。当时名士如王弼、向秀等,大多以谈玄相尚,提倡老庄之学,是以玄风大炽。玄学之士虽被评为空理、空论之徒,然佛教入传之初即是藉由清谈、玄谈而得以向知识分子传播。 p467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无退转业】 p1061 世亲释五卷二十一页云:无退转业者:卽是无厌倦意故。谓勤精进,修成佛因,心无厌倦。...指梵天、帝释、诸鬼神、阎魔王等非人眼目所能见之诸众。彼等能护持行善之有情。信仰弥陀之行者现生可获十利,“冥众...小劫者,一增一减,为一小劫。 一、增劫 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 二、...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二,忆念毗尼)佛在王舍城,时沓婆摩罗子为僧知事,六群中得恶房卧具、恶请处,起瞋...(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于一切众生起悲心而无量也。...指密教行传法灌顶时,叹咏登觉位者之德所唱的赞歌。歌词系拟自叹咏如来八相成道之事迹,故又称八相成道赞。此赞歌有...(杂名)二十卷。尊者法救造。姚秦竺佛念译。出曜者,十二部经中第六部之名也,旧名譬喻。以本经自说第六之出曜经。...【箭】 p1342 瑜伽八卷六页云:不静相故,远所随故;说名为箭。 二解 瑜伽八十四卷十四页云:又彼能令不寂静故;说...为“他摄”之对称。指以戒法专摄身、口、意等三业,使不放逸。又以自己发愿修行之力摄持而证得果位,亦称自摄。此义...古代名蓝大刹之住持,由皇帝敕命决定人选,而于晋山(进山)之日,有敕使莅临,寺院乃为敕使拈香,以感谢其莅临,称...梵语 deva-pura 之意译。音译作泥缚补罗。指天人所住之宫殿。或指帝释天之宫殿。[圆觉经、善生子经] p1354...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能否在阿弥陀佛前舍五戒? 宏海法师答: 首先要明确,受了...
在当今世界肉食文化还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的大规模屠杀和虐待动物的现象熟视无睹...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国农民所重视。中国的耕地总面积,虽然仅占有全世界耕地的百分...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遇到问题,很多人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
我们每天在晚间所念的 警众偈,是普贤菩萨所说的。在中国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自坏有情。二劝他令坏。三随喜坏。四赞叹...
导读:《佛说孝子经》,这一部经只有一卷,收录于《大正藏》(16册。p687)之经集部, 译者不详,后附于西晋录。由...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
清谈
【佛光大辞典】
上篇:清觉 | 下篇:清豁归山 |
【生支】 p0473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皆生支摄。 二解 俱舍论九卷十一页云:由是业力,...
无退转业
冥众
小劫
忆念毗尼缘起
悲无量心
吉庆赞
出曜经
箭
自摄
敕使拈香
天宫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肉食文化何其残忍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佛说孝子经》让你成为真正的孝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