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于因上说果之论法。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如世间人,说泥即是瓶,缕即是衣,是名因中说果。果中说因者,牛即水草,人即是食。”智度论四十三曰:“知人日食数疋布,不可食,从布因缘得食,是名因中说果。如见好画而言好手,是为果中说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减六年卧具者,法衣数造,乱妨恒业,故制限期,任听营办。必涉缘碍,中亦开之。恐滥私情,要...梵名 Pravara-deva-rāja-pariprcchā。凡七卷。陈代月婆首那译于天嘉六年(565)。又称胜天王经、胜天王问般若经、...略称四节。乃禅林年中之四种节会,即:(一)结夏,以四月十五日入夏安居之始,行升堂、茶汤人事等仪式。(二)解夏,安...【便善那】 此云文身。慈恩疏云:文身者,为名句依,而显所表。显有四义:一扇,二相好,三根形,四盐。如次能...表示诸法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之四句语。盖涅槃经尝就诸法之生与不生,而立六句之不可说。南本涅槃经卷十九光明遍照高...(术语)对修德之称。言一切万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恶迷悟之性能也。...(本生)佛因位时为鹦鹉而养盲父母。见杂宝藏经一,义楚二十三。...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为六十二。 一、于五蕴计常无常四句成二十 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术语)天台译三昧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地名)又作占婆城。瞻婆国之都城。...梵语 a-ku?ala-mahā-bhūmika-dharma。有部心所法之一。指与一切不善心相应而现起之两种心理现象,即:(一)无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印光大师校印本)...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他的身旁眼前溜过,其造成祸福的结果,但凭各人的取舍,但凭一...
有所求即遭受苦,没有想要求时就快乐。 菩提达摩在论中说: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1、一个素食者至少拯救3只羊、11头牛、43头猪、1,100只鸡和千万只鱼虾。 2、如果一个人选择素食,那么他立刻就可以...
『现生即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这个是历来无数聪明智慧之人所祈求的结果。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依现况看来,似乎都为了解决宿业,往生净土。传统的净土宗大...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楚这个我到底是什么?依佛法来说...
双轮照禅人来参,且云将隐居山中,单究向上事,乞老人住山之法。因示之曰: 古人住山,乃大舍身命处,殊非细事,专...
我是一个嗔心比较重的人,平时各种看不惯别人的不文明行为。比如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众场合抽烟,都会皱...
因中说果
【佛学大辞典】
上篇:因三相 | 下篇:因分 |
(仪式)诵神分已,次对住持之三宝,读表白文。其表白有六事:一先赞修善之体。二叹施主之意。三愿成圣灵之菩提。四...
减六年卧具法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
四大节
便善那
四不可说
性德
鹦鹉孝养
六十二见 其一
调直定
瞻婆城
大不善地法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有所求都是痛苦的开始
吃素所创造的数字奇迹

现生永受安乐,报终即登九品莲

走出宿命的阴影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万境本闲,惟人自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