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律教禁歌咏。毗奈耶杂事六曰:“苾刍不应歌咏引声而诵经卷。若苾刍作阐陀声,诵经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国言音,须引声者,作时无犯。”然大乘许之。大日经义释六曰:“一一歌咏,皆是真言。一一舞戏,无非实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指修行与证悟。盖修行与证悟原本不二,宜应相辅相成;而一切众生本即是佛,以迷执颠倒而流转生死,若藉修行与证悟之...又作至善。为判定善恶之最高准则所定者。即指人生之最高目的与最高理想。佛教所谓“最高”一词,相当于梵语 para,...(物名)禅林之器。绣罗三檐之大伞也,新住持入院,行者执而覆之。见象器笺十九。...(堂塔)中世以后诸大寺与钟楼相对建于讲堂之左右,为悬鼓打时之处。现今多于楼门之上,堂之隅,悬之矣。...(术语)二种独觉之一。谓声闻乘中预流一来不还三果之人或为四善根人之最利根,最后证第四阿罗汉果时,离佛边而观飞...【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p1239 瑜伽二十六卷十一页云:云何由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谓行四向、及住四果。行四向...南泉、沩山等禅宗宗匠,皆言“老僧百年后,成一头水牯牛去”。盖牯牛为牝牛,或指去势之牡牛;藉以讽刺今日之禅师乃...梵语 prabhāsa。意译光明、光。又作婆婆沙、缚婆沙。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一(大三九·一八○中):“今者正云苏跋那...(术语)大乘戒坛也,方等者,大乘之别名。盖坛法出自诸律,律即小乘之教。小乘教中宜一一如法,稍有乖违,则令受者...梵语 sāsravamārga。又作世间道、世俗道、有漏路。为“无漏道”之对称。有漏之修道,系能招感人天等三界果报之行...【只陀】 或云祇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只陀,讹也。诸经言祇...(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般会把这个少欲、知足放在一起:少欲知足。什么叫少欲?你对于...世间万事有缓急轻重之别,遇到灾难危急之时应取重舍轻,做紧急之事,而非目前所急的事情可以慢慢的来进行,才是聪明...
我曾经看过一位患者,她为我上了一课,不但是有关戒律的一课,也是启示习惯影响我们往生的一课。她是一位五、六十岁...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七岁,他看到佛钵就很高兴啊,他就过去把他举起来了,很轻易的就举起来了,他一举起来忽然动了一个...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人天之眼目。无明长夜之智炬,生死苦海之慈航。觉先觉后之法源,世出世间之道本也。若非宿植...问: 弟子没有受戒前尽量按照五戒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受戒以后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种心态是不是不好,会影响...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地贪著酒肉,长恶病的非常多。我们到医院里就可以看到,有的动...禅的修行,目的是要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身心平安、少烦少恼, 所以学到观念、方法后,一定要经常练习,才能达此目的...
歌咏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歌偈 | 下篇:歌颂 |
指无始生死根本、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据楞严经卷一载:(一)无始生死根本,谓众生经无穷劫,流转生死,求其初始,...
修证
最高善
法盖
鼓楼
部行独觉
道果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犊牛前身
婆颇娑
方等戒坛
有漏道
只陀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估客驼尸

习惯在临终时的影响
大安法师:万法唯心

大藏经者,如来之慧命
如何让自己持戒更圆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