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rabhāsa。意译光明、光。又作婆婆沙、缚婆沙。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一(大三九·一八○中):“今者正云苏跋那婆婆娑郁多摩啰阇苏怛缆,苏跋那(此云金)婆婆娑(此云光),言光明者,遂言便也。” p44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智慧之心也。大日经一曰:云何智心?谓顺修殊胜增上法。大乘义章十九曰:智心不怯,名为无畏。...【镜】 p1447 雑集论十一卷十页云:镜者:谓缘此境有相三摩地。此三摩地、卽缘多闻为境,与定相俱;故名有相。由此...(术语)言观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以耳根证圆通也。铠庵赞曰:固是尘尘俱法界,此方独撰耳圆通。(释门正统三引之)。...(杂语)Pratibhāṇavati,译曰具辩才。仁王护国经道场念诵仪轨曰:钵啰底婆娜此云辩才,嚩底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1697)清代僧。番禺(广州)人,俗姓麦。字乐说。尝从梁之佩学科举应试之文,颇有文名。其后之佩入道,每以梵...(术语)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无量寿...据大迦叶问大宝积经正法经卷一载,谓众生若修习下列四种法,即为菩萨之善友。(一)求菩提,谓众生若有发心,乐求菩提...指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两种。于诸律本中,仅此二律之名含有“诵律”二字,其义概指“法应诵持”及“经由口诵而结集成者...(术语)起信论所说四觉之一。初地以上法身菩萨之觉智也。与台家六即中之分真即同。起信论曰: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Mouzilihuolun 中国佛教论书。通称《牟子》,亦称《理惑论》。据唐神清《北山录》称,原名《治惑论》,唐人避高...亦名:初不定戒犯缘、覆处不定戒犯缘 子题:第三人 戒本疏·二不定法:“论犯四缘:一、是屏处,二、女人,三、无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
潘万宗居士。吴江(江苏)黎泾港人。中年丧子,因此发出世之心,前往南海佛顶山,请求藏悟和尚剃度出家。悟公说:你...最近有一些同修来信,发贴,诉说在念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或者其他经典,念佛菩萨名号后出现了一些逆缘,或者不如意...
《圆觉经》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众生由于...问: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要学佛念佛求往生的话,应该来受三皈依。如果你三皈依...稽首地藏王 功德妙难量 慈心深逾海 愿力广无疆 昔为光目女 大孝度亲娘 供养过去佛 觉华自在王 感佛空中现 告知母生...
来书所说,皆从自己身心习气上究竟,不胜欣慰。然在凡夫地,不能无病,亦不能任而不治。其治之之法,最省力,最得益...
婆颇娑
【佛光大辞典】
上篇:教迹 | 下篇:婆楼那龙王 |
【犯根本罪舍出家戒】 p0522 俱舍论十五卷六页云:有余部说:于四极重感堕罪中,若随犯一,亦舍勤策苾刍律仪。有余...
智心
镜
耳圆通
钵啰底婆娜嚩底
今辩
佛眼
四种法为菩萨善友
诵律
随分觉
牟子理惑论
屏处不定戒犯缘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要日日行忏悔法
肯定自己

念佛愈癣疾
为什么学佛后会遇到不如意的事

药王菩萨以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了然法师《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