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歌叹他德之偈颂。智度论三十五曰:“喜德女见太子,自造歌偈,而赞太子。爱眼视之,目未曾眴。”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因明用语。于因明中,指自己认知之作用。[因明正理门论] (二)又作自体分。指唯识家于心之作用所立“四分”之...梵名 Ksāna。为兴盛于一世纪末至三世纪中叶之西北印度统一王朝。早期由中亚游牧民族月氏族族长丘就却(Kujula, Ka...【中有有无】 p0360 显扬十八卷六页云:又命终后,或有中有。谓将生有色界者。或无中有,谓将生无色界者。...(术语)六尘之一。一切之法,为意识之所缘者谓之法尘。在十二处中,谓之法处,在十八界中谓之法界,于根境相对之语...(人名)Sudatta,旧称须达,须达多,译曰善施,善与。给孤独长者之名。西域记六曰:苏达多,唐言名施,旧曰须达,...(术语)部行独觉也。...梵语 āyuh-sajskāra。又作留多命行。即阿罗汉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寿命。依发智论卷十二载,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声闻藏法菩萨藏法等,从如来法身所流。何因缘故以香鬘等供养恭敬菩萨藏法,便生广大无边福聚,非声闻藏法。以菩萨藏...为示、教、利、喜之并称。即佛陀说法教化之四种次第。又作示教赞喜、示教照喜。(一)示,即显示其义,如示人之善、不...【五事各有何相】 p0276 瑜伽七十二卷八页云:问:相、有何相?答:分别所行相。问:名、有何相?答:言说所依相。...梵语 dharma-dhātu,巴利语 dhamma-dhātu。音译为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猛厉的贪欲、追求,都会当下瓦解、融化。然后断爱欲,年老之人...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德的意思。特别是斗争为性,故名阿修罗。常常兴兵与忉利天斗争...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我们因无明的烦恼没有断,俱生我执坚固,会有什么清净啊!有什么慈悲啊!有什么无我啊!我们内心朋从尔思的大多还是...
一天,明心居士送佛经来到一寺庙,与众结缘,时有一穷汉经常到寺庙,看有可吃否。穷汉见此情景便向居士发问。 穷汉...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得与失,这恐怕是千百年来许多人苦苦思索的。该得到的不要错过,该失去的,洒脱得放弃,不必太在意...
问: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三非处,四非时。 ? 良因法师答: 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
记者: 高旻寺素有冬参夏学的家风。庙里每年组织十二个精进禅七,每个禅七,您都亲自参与,请您给我们大概介绍一下...
歌偈
【佛学大辞典】
上篇:歌呗 | 下篇:歌咏 |
1、比丘的尊称,与贤者、尊者同义。 2、人名,为华严宗之第三祖。...
自证分
贵霜王朝
中有有无
法尘
苏多达
部行
留多寿行
菩萨藏法
示教利喜
五事各有何相
法界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百喻经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渔翁得利

复有七法,令法增长
大安法师:做不到的就全交给阿弥陀佛

一句经文以令我等获福无穷
不是路到尽头,而是该转弯了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