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僧尼之名籍,置之于官,以防滥非。僧史略中置僧籍弛张二科,论曰:“周隋之世无得知。(中略)文宗大和四年正月祠部请天下僧尼冒名而非正度者,具名申省,各省给牒,以凭入籍,时入申名者七十万,造帐入籍自大和五年始。”仁王经嘱累品曰:“国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贵灭破吾法,明作制法。(中略)立统官制众,安籍记僧。(中略)当知尔时正法将灭不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出自老子“和其光,同其尘”一语,谓与尘俗相合而不自立异。于佛教,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须隐藏菩提之智慧光,以应...华严宗十玄门之一。华严宗以十玄门表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此诸法相即自在门乃就“体”而言。可分为同体之...(植物)Erāvaṇa,又作伊罗,黳罗,堙罗那等。树名。花可爱,气味甚恶,其恶臭及四十里。经论中多以伊兰喻烦恼,...谓七种有漏烦恼。即见漏、修漏、根漏、恶漏、亲近漏、受漏、念漏等。漏者,漏泄之义;即烦恼之异称,谓一切烦恼之流...唐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为唐僖宗之太子。自幼茹素,不沾荤腥,生性恬淡,不喜经世揽权之事。黄巢乱起,僖宗出奔...【七种摄受事】 p0061 瑜伽二卷十七页云:云何七种摄受事?一、自父母事,二、妻子事,三、奴婢仆使事,四、朋...又作三种示导、三示现、三神足。据大宝积经卷八十六载,如来有三种神通变化,即:(一)说法神变,如来以无碍大智了知...【法苑乐】 p0760 无性释七卷二十三页云:苑、谓于中可以游玩。法、谓法界。法卽是苑,故名法苑。于此喜悦,名...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义者,则有三种: 一者、体大 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二者、相大 谓如来藏具...略称羊心。十住心之第一。异生,即凡夫。异生羝羊心,谓凡夫之愚痴无智,犹如羝羊惟念淫食。凡夫不辨善恶,但恣三毒...意译作不重受食。指一时受食,再度则不受。其义有二:(一)不作余法而食。(二)一时受讫,则不再受。此为四分律疏饰宗...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时候,忽有一个婆罗门愤怒恶言的冲进精舍来。因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这里来,故使他...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有的精神体力用在经营今生。要思维死无定期,棺材是装死人的,...
文钞原文: 迨至众生机尽,如来应息,而大悲利生,终无有尽。由是诸大弟子,分布舍利,结集经藏,俾遍界以流通,冀...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如果你修圣道门,从圣道门的角度, 我们受持...佛经上把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分为清净的造作(净业)与污染的造作(染业)两种。 善念、恶念和无善无恶的念头通通是属...
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调好呼吸是基础。在整个修行的法门当中,从禅定来说有次第禅,...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和无常,深知自己已造下了无量罪业。末...
佛陀未成道之前(人称为悉达多太子)曾想过:为什么人拥有权力后,就想要征服别人;而力量薄弱的人,就要遭受被征服...
僧籍
【佛学大辞典】
上篇:僧宝传 | 下篇:僧护 |
(一)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一)众生真如之心体,本来清净无染碍,称为自性清净。(二)此自性清净之心体,远离一切烦恼...
和光同尘
诸法相即自在门
伊兰
七漏
普闻
七种摄受事
三种神变
法苑乐
三大(二)
异生羝羊心
羯专钵失遮薄底迦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都是归于你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枉受轮回之苦,难道不悲哀吗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超越善与恶的观念

在呼吸上用功夫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