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临济宗僧。生卒年不详。为唐僖宗之太子。自幼茹素,不沾荤腥,生性恬淡,不喜经世揽权之事。黄巢乱起,僖宗出奔蜀地,师遂落发出家,四处逸游。后得参谒石霜楚圆,于言谈间得省。复至褔建邵武,喜其山郁蓊秀,乃栖止其地。相传一日龙求避雷殛,师将之纳入袖中,龙甚感师之德,遂穴于山岩之下而为泉。后邑人建寺,乃因之命名为龙湖寺。师居此三十余年,弘扬佛法。世寿不详。谥号“圆觉禅师”。[增订佛祖道影卷二(虚云)] p499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四一分常论】 p0447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四页云:四一分常论者:一、从梵世殁,来生此间。由得宿住随念通故...因明用语。印度新因明论商师羯罗主以八项义门来总摄因明之正理。即: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现量、比量、似现...(譬喻)心体之真如,譬如海,诸识之缘动,譬如波浪。楞伽经一曰: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菩萨行杀生等十种作业无罪生福】 p1135 无性释七卷三十页云:行杀生等十种作业而无有罪等者:谓爱乐善法,憎恶不...(术语)四谛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术语)有二说:(一)无畏三藏禅要曰: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二、不可舍三宝而归依外道,是为邪法故也...【瞋恚相】 p1321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不饶益事,名瞋恚相。...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示悟入乃是佛出世的本怀。...(饮食)生于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三曰:尔时世尊于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p0645 显扬十五卷十三页云:若执见等,是业是具;此亦不然。无譬喩故。虽妄分别七种譬喩...【老死】 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二支。色、心诸法相续变异,称为老死。有情由生到死,于念念相续存在期间,身体衰朽变化...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去的业力呢? 我们看下一段的总结。我们心中的想象,在佛教的...问: 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呢,他还有人间的记忆吗?如果不能保留人间的记忆,那享受极乐的又是谁?那人去极乐...
从人之常情来讲,儿子做裁缝,一定要做几件最好的衣服孝敬父母。儿子做医生,一定会有最好的治疗方案和最好的养生方...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
我们初发心的人,再重要的就是一个信字。这个信字如果建立不起来的话,最高的佛法,最高的善知识,也救不了你。所以...
关爱生命,保护生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假如某天醒来,人类由于自身不注重环境保护而任意污染,致使天...问: 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都不够了解自己,很难配药,我们也不是医生,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净土法门...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他的结论是:人也一样,愈朴素单纯...
普闻
【佛光大辞典】
上篇:普等三昧 | 下篇:普茶 |
(1630?~1708)明末僧。广西清湘人,一说桂林人。以书画著称于世,为我国绘画史上“明末四僧”之一。本名朱若极,...
四一分常论
因明八门
识浪
菩萨行杀生等十种作业无罪生福
苦集
密教十重戒
瞋恚相
开示悟入
旃檀耳
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老死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教观纲宗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还有人间的记忆吗

佛陀教父亲修行什么法门来报父恩

忏悔的力量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