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十种的忍,忍是心住于真理而不动摇的意思。 一、音声忍,又名音响忍,就树林之音声而悟非有而有的道理; 二、顺忍,...位于陕西长安终南山之侧,南五台中。山林奇幻,泉涧幽邃,为终南山之冠。本寺创建于隋代,仑奂庄严,非他寺所及。唐...【利益安乐差别】 p0704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如是能令汝利益者,依增上戒说。如是能令汝安乐者,谓不依止弊...(术语)谓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于真性则余五根亦得解脱也。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又六根亦如是,元...【大乘广五蕴论】 在大正藏中,《大乘五蕴论》有两种,一种是世亲论师造的《大乘五蕴论》,另一种是安慧菩萨造的《...(杂语)译曰第一义Paramārtha,智度论四十七曰:波罗末陀,秦言第一义。【又】(人名)真谛三藏之梵名。真谛,五...梵名 Vij?atikā vijapti-mātratā-siddhih。全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又作二十唯识论、摧破邪山论。收于大...【离间语】 p1425 瑜伽八卷十六页云:云何离间语?谓于他有情,起破坏欲乐,起染污心,若卽于彼起破坏方便、及于破...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 第二、中千...梵名 Lavkāvatārasūtra。凡四卷。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443)。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楞伽,...【未觉不能知梦所见非有】 p0491 唯识二十论九页云:若如梦中,虽无实境;而识得起。觉时亦然。如世自知梦境;非有...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1980年福建,有一头从屠刀下被解救的牛向着人们下跪感恩 1、动物有生命吗? 是的,动物有生命。不过一旦它被煮得香...
百丈禅师的从林二十法则中说:从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精进以持戒为第一被排到第三...
佛教是反对饮酒的,无论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饮用。对于酒的定义和分类,经、论、戒典多有详说。据《俱舍论...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以什么动机来学佛?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因地不真,果召迂曲,如果动机不正确,怎么学、怎么修,...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不过随顺要有轻重之分,如果是坏事,我们...
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法相辞典】
【见闻等法非是我业】 p0645 显扬十五卷十三页云:若执见等,是业是具;此亦不然。无譬喩故。虽妄分别七种譬喩;然有多过。是故三种,皆不应理。云何多过?颂曰:若如种,无常;作者,应成假;如成就神通,应世俗自在。论曰:若汝计我,于见闻等业,如种于芽者;我应无常。种非常故。若汝计我,于见闻业等,如陶师于器者;我应是假。何以故?世间现见假名士夫,有造器用;不见余故。若汝计我,于见等业,犹如世间有神通者,能起变化;即应同彼世俗假立,及自在过。何以故?离假者外,余成神通者,所不见故。又复现见成神通者,于变化事,随意自在。我于见等,不假异缘,应得自在。复次颂曰:我如地,如空,应无常无性;应如二无作;分明业可得。论曰:若汝计我,于见等业,犹如大地能持万物者;我应无常。地非常故。若如虚空,无障碍故,容所作业;我亦如是容见等业者;我应无体。犹如虚空。唯色无体,是虚空故。又如大地虚空,于任持等,无动作用;我亦如是,于彼见等,应无作用。既无作用;执见者等,不应道理。又大地虚空,任持无障二种功能,分明可得;我于见等诸所作业,无别可得,故不应理。
上篇:见闻等法非是我体 | 下篇:见闻等法非是我具 |
北宋末云门宗僧。静江(广西桂林)人,俗姓冉。生卒年不详。敕谥“佛国禅师”。为法云寺法秀之法嗣。住汴京法云寺。...
十忍
云华寺
利益安乐差别
一即六
大乘广五蕴论
波罗末陀
唯识二十论
离间语
三千大千世界
楞伽经
未觉不能知梦所见非有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假如动物会说话...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

戒律中为何反对饮酒

十不善业的果报
学佛是为了什么目的

持戒的方法次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