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为盘山宝积提撕学人之垂语。景德传灯录卷七盘山宝积章(大五一·二五三中):“禅德!且须自看,无人替...全称往来娑婆八千返。即谓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成佛,乃非今生之事,早于旷古之前已然成佛,现今仅为救度众生而来此...凡十卷。日本了尊著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图示说明悉昙之音韵及有关联之诸般事项,全书共分八十章。著者乃悉...【大乘相应作意修】 p0245 瑜伽六十七卷一页云:云何大乘相应作意修?谓如有一,是菩萨;住菩萨法性。或未证入正性...菩萨十地中,每一地皆有其无明,故十地有十重无明。...【顺前句】 p1106 杂集论十五卷十页云:顺前句者:谓于诸法中,随取二法、更互相问。依止前法,以答所问。如有问言...(本生)螺髻仙人之名。智度论十七谓如释迦牟尼佛原为螺髻仙人,名尚阇梨。常修第四禅定出入息断,在一树下坐,兀然...凡三卷。略称觉梦钞。日本良遍着。收于大正藏第七十一册。唯识之入门书。所谓观心,即观一切外在事物与心分离之后,...【不生断】 三断之一。烦恼尽时,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断灭也。此谓之不生断。...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种种生灭,尽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种相,谓有漏果报四相。即苦、空、无常、无我,有漏之果报...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1.生平 永明大师(公元904---975年),讳延寿,字冲元,本丹阳人,后迁浙江余航。少时诵《法华经》。钱文穆王时,大...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课,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行吗?只这样,能上品往生吗...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就叫知见。这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或者讲修习唯识止观,它智...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眠的时间为8小时左右。 世事总有出人意料之处。有位颇具传奇色...
读诵大乘。 对净业行人来说,主要是读诵净土五经。此外,像《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也可以循环去...
净土法门是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千经万论皆赞净土,独讽弥陀。唯此法门,三根普被,圣凡齐收;唯此法门极简极易,至...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那我们其他的且不说,请大家先端身,我们合掌来三称本...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为了实现消灭罪障、助成菩提的目的,大师列出修学三慧和往生净...
法苑乐
【法相辞典】
【法苑乐】 p0760 无性释七卷二十三页云:苑、谓于中可以游玩。法、谓法界。法即是苑,故名法苑。于此喜悦,名法苑乐。证此故名得法苑乐。如王宫外上妙苑园,游戏其中,受胜喜乐;法界亦尔。
上篇:法邪执 | 下篇:法云地 |
(地名)在江西南康建昌县西南三十里。其山峻险,顶上常有云,故名。又名欧山,为欧岌得道之地。又以洞山之上足道膺...
盘山三界无法
往来八千返
悉昙轮略图抄
大乘相应作意修
十重无明
顺前句
尚阇梨
观心觉梦钞
不生断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
有漏果报四相及不净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净宗六祖-永明延寿大师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遇到逆境你会用哪种思想去面对
南怀瑾的「子午觉」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略论「一心不乱」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