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凡四卷。日本洞彻斋着。日本正德六年(1716)三月印行。系以问答方式记叙各宗之大要,方便初机。所举除华严、天台、...(书名)十八卷,萧齐,僧伽跋陀罗译。小乘律部五论之一。广释四分律者。巴Samantapāsādikā。...梵语 devānusmrti,巴利语 devānussati。为十念之第六,或六念之第六。指专精系念诸天之富乐,并修布施、持戒等善...(名数)一、证境,诸佛所证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无学明与无学智】 p1087 发智论八卷三页云:云何无学明?答:无学慧。云何无学智?答:无学八智。...梵名 āmra。音译作庵罗。庵罗为树名,此言柰氏者,即庵罗女。又作庵婆女、庵树女。为佛世时维耶离国一梵志所收养之...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与非亲尼衣戒二十四。凡僧尼位殊,理无交涉。无缘取与,尚涉讥疑;况交致染?容坏...【明行圆满】 p0806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八页云:明行圆满,所谓三明。遮行,行行,皆悉...亦名:酒有三十五失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菩萨戒云,酒生过失无量。且据智论,具列三十五失:一、现财物虚竭;...【思议】 p0851 无性释九卷十一页云:言思议者:谓依道理,审谛思惟,起分别智,寻思所摄,譬喩所显。...又作遮照。破万法而显真空之理,称为破;论万法之缘起而显妙有之义,称为立。此即空有二门。如三论宗依空门而破诸法...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四十二章经》云: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火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能逃窜,于是野狐狸假装死亡,等待人将自己抛弃。不一会儿,果...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菩萨。就连放生回来嘴里也说的是:今天放了十只鸟菩萨,十条...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那次我跟癌症病人住过一段时间,在那个病房里每天都有死亡,...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因机施教,广立行门,综计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可入道,譬如千径九逵,皆达王城,楞严所谓...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是知圣人之心。以慈为本。 经云。孝名为戒。斯则...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 对我们有十个好,有一个不好,前面的十个好就被我们全部抹杀。 我们就...
不生断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不生断】三断之一。烦恼尽时,三途恶道之苦果永不生,不生即断灭也。此谓之不生断。
上篇:不生不灭 | 下篇:不可思议 |
指佛教教团内之规制、戒律及清规,或其他有关之规定。僧羯磨卷下(大四○·五三六下):“寻究修多罗毗尼法律,与共...
诸宗大纲问答
善见律毗婆娑
念天
二种佛境
无学明与无学智
柰氏
与非亲尼衣戒制意
明行圆满
饮酒三十五失
思议
破立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在爱情中成长

野狐狸之喻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圆瑛法师:在生活中修行,念佛最为稳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