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赵州观音院从谂,南泉普愿之法嗣也。唐曹州人,姓郝氏,童稚于本州扈通院披剃,未受戒,便抵池阳参南泉,值南泉偃息。泉问曰:近离什么处?师曰:近离瑞像院。曰:还见瑞像否?师曰:不见瑞像,祇见卧如来。曰:汝是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师曰:有主沙弥。曰:主在什么处?师曰:仲冬严寒,伏惟和尚尊体万福。南泉器之,而许入室。异日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是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为是非耶?师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受戒。仍返南泉,留久之。众请住赵州观音院,一曰东院,道化大扬。昭宗乾宁四年十一月二日寂,寿一百二十,敕谥真际大师。见传灯录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大乘起信论所说净法薰习中,妄心薰习二义之一。与“意薰习”相对称。谓凡夫及二乘人等,不觉阿黎耶本识,不知唯识...(譬喻)恒河沙之略。【又】台宗所立三惑中尘沙之惑亦云恒沙。净名经三观玄义上曰:见思恒沙无明之惑。...(1593~1638)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金华人,俗姓朱。字石车,世称石车通乘禅师。年二十六,依天真海藏出家,受具足戒...【住律仪者】 p0661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九卷十八页云:问:住别解脱律仪者,犯律仪时,舍律仪不?外国诸师作如是...【带质境】 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所谓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譬喻)恶业不净,而感苦果,故譬之于尘垢。赞阿弥陀佛偈曰:清净光明无有对。故佛又号无对光。遇斯光者业垢除。...(Kusana)西元前三世纪至西元五世纪顷,活动于我国西北地方、西域、中印之间、印度西北、恒河流域、五河流域等地之...禅宗公案名。百丈怀海为择大沩山住持,试验典座灵祐、首座华林二人见解之公案。景德传灯录卷九沩山灵祐条(大五一·...(譬喻)然即燃,头上火燃也。急遽宜救者。譬危急。佛藏经三曰:勤行精进,如救头然。心地观经五曰:精勤修习,未尝...心所之名。即忏悔自己所造之业。与“恶作”一词同义。[成唯识论卷七] p4114...虚假的有,指因缘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这些由因缘假合而有的一切事物,虽然如镜中之花和水中之月一样,无有实体,...晚课蒙山施食仪...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种福,就是让自己和别人都健康快乐,尤其是家人之间最需要种福,却也最容易被忽略。 根据报导,台湾人最常生气的对...
我们用佛教的缘起法来分析危机的必然,绝不是在幸灾乐祸,而是要告诉大家,既然危机是人类的共业所感,那我们就应该...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在,没有消失跟断灭的情况,叫做常住。【谓真如清净相故,本愿...
明朝江山人朱恺,字寿仁,性情淳厚好学。他们家里不吃牛肉、狗肉,已经有三代了。朱恺小时候失去了父亲,身体瘦弱,...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
当年梦参老和尚往生荼毗以后,真容寺官方还没有发布任何消息,网上就开始到处传假冒的梦老的头骨舍利。很多同修不加...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变此娑婆土石诸山秽恶充...
人们通常认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气里行走是个奇迹。但我认为真正的奇迹并不是在水上行走,也不是在稀薄的空气里行走,...
赵州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遣蝗 | 下篇:赵州柏树子 |
(异类)阿苏罗之略。译曰非天。西域记九曰:阿素落,旧曰阿修罗,又曰阿须伦,又曰阿苏罗,此皆讹也。...
分别事识薰习
恒沙
通乘
住律仪者
带质境
业垢
月氏
趯倒净瓶
头然
悔
假有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圣严法师《家和万事兴》

以「五心」面对缘起的危机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放生牛的奇报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舍利不是试金石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