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公案名。百丈怀海为择大沩山住持,试验典座灵祐、首座华林二人见解之公案。景德传灯录卷九沩山灵祐条(大五一·二六四下):“百丈是夜召师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时华林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祐公何得住持?’百丈云:‘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华林云:‘不可唤作木[木*突]也。’百丈不肯,乃问师,师踢倒净瓶。百丈笑云:‘第一坐输却山子也。’遂遣师往沩山。”此公案中,百丈怀海欲使灵祐住持沩山,华林不服,百丈乃指净瓶试二人之优劣,华林答“不唤作木[木*突]”,尚落言诠,灵祐则踢倒净瓶,表绝了相待差别之意,胜过华林,遂住持沩山。 p687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依于六根所接之尘有六:谓色、声、香、味、触、法,是为六尘。尘即染污之义,以能染污情识之故。 一、色 谓眼...【语无扰动】 p1283 瑜伽八卷十二页云:此中尸罗支所摄故,名语无扰动。...【九心轮】 心对某一对象之一作用有九种,连续不断,循环如轮,称为九心轮。此九种作用为:一、有分心,即未接触对...亦名:忏六聚法篇 子题:二种智、忏摩、忏悔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忏六聚法篇第十六。(一、叙来意)(一、叙意引...(术语)断惑四因之一。依遍知所缘之境而断烦恼也。见惑之内,苦集二谛下自界缘之惑,与灭道二谛下无漏缘之惑,依之...(名数)百一羯磨五曰:言更药者,谓八种浆:一招者浆Coca(酢似梅状如皂荚),二毛者浆Moca(即熟芭蕉实是),三孤...【别执一蕴为我我所】 p0689 大毗婆沙论八卷五页云:问:颇有于一蕴执我我所耶?答:有。谓色蕴行蕴中,各有多...不契当真如实理之功德。为“真实功德”之对称。即指凡夫或人天所作之诸善。彼等所作之诸善乃生于有漏之心,不随顺法...(术语)同一切智藏条。智度论二曰:问曰:有一切智人,何等人是?答曰:是第一大人,三界尊,名曰佛。...(术语)密教对于显教之法报应三身,而立种子,三昧耶,尊形之三身。以尊形名为羯磨身。种子身为阿等字,三昧耶身为...(一)指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四圣乃十界中上四界之圣者,彼等已离烦恼,断轮回之苦。其余迷于地狱等六道之众生...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龙藏本)...佛教初来东土,到汉地传法的多是外国僧人,人们按照中土习惯,并为方便称呼,往往要给他们起个简化的音译汉姓。开始...
【原文】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谓色受想行识也。色谓色身。受谓受用。想谓思...
无论出现何种心境快乐或不快乐,都别在意,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这是不确定的。 人们通常不太考虑这是不确定的,但...
乾陀诃提菩萨是《佛说阿弥陀经》中的四尊菩萨之一,乾陀诃提是不休息的意思。不休息,就是我们修行这个净土法门,一...
金光明沙 金光明沙系根据密部,持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所加持之土沙。目的即在利益亡者。透过咒力、愿力及心力三...
高慢心的活动,一般来说,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业障很重,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一般会产生...
尊者祇夜多带着弟子,向西北方云游。 忽然,尊者停住脚,抬头望着树上,一只乌鸦停在那儿,尊者注视牠,然后微微笑...
有人问:你们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吗? 答:不但出家人能役使鬼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本领。 问者愣了,说人人都可以...
趯倒净瓶
【佛光大辞典】
上篇:衬衣 | 下篇:优昙跋罗华 |
据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载,食为行道而不为益身,修道之人于受食时须作如下三愿:(一)于初下匙时,心须想念:愿此生一切...
六尘
语无扰动
九心轮
行事钞忏六聚法篇第十六
遍知所缘断
八种更药
别执一蕴为我我所
不实功德
一切智人
羯磨身
四圣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出家人姓「释」的由来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快乐或不快乐,这都是不确定的

昼夜经行念佛需要注意什么

金光明沙、咒轮、往生被超度亡人的方法

高慢心的过失

一时心软不出家,流浪生死九十一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