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3~1638)明代临济宗僧。浙江金华人,俗姓朱。字石车,世称石车通乘禅师。年二十六,依天真海藏出家,受具足戒于云门,遍参知识,后至金栗寺谒密云圆悟,得其心印,执侍七载。崇祯四年(1631),出住杭州童光山之隆庆寺,后继席金粟,开法弘化,广度群迷。崇祯十一年示寂,世寿四十六。[五灯会元续略卷八、五灯严统卷二十四] p480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寺之异名。又作绀坊、绀殿、绀宇。由于佛之毛发如绀琉璃之色(青色),佛国土之色相为绀青色,故僧寺亦称为绀园。据...(名数)一切之教法唯摄于一藏。法界法轮藏是也。释摩诃衍论一曰:唯立一藏总摄诸法,谓法界法轮藏。...(名数)是耆阇寺凛师所立。一因缘宗,二假名宗,此二者同前。三不真宗,如诸大乘经说诸法如幻化等者。四真宗,说诸...【自性散乱】 p0598 杂集论一卷十八页云:自性散乱者:谓五识身。由彼自性,于内静定,无功能故。...《大宝积经无边庄严会》四卷,唐菩提流志译。它是《大宝积经》(本书已有专条)四十九会中的第二会,列于大部经中的第...(一)奉行瑜伽师地论等教说之宗派。又作瑜伽宗、瑜伽行派。即行于印度,与中观派对立之大乘佛教教派。初祖为四、五世...【十地经论义记】 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凡十四卷。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八胜处的别名。八胜处的禅定,能除去烦恼,故曰除,境观涉入,故曰入。...【道果前行法】 p1238 如真实究竟解脱,有二种前行法中说。...【莫诃婆伽】 此云麝。...亦名:心念受舍三衣法、袈裟心念受舍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心念受舍衣法。五分云,独住比丘三衣中须有换易者...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小村落里有一户人家,每天早晚都传出清朗的诵经声。主人广德是一位在年轻时就受了三皈、五戒的佛弟子,现在虽然已经...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两个极端:极端苦行与极端沉醉...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不灵验呢?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叫颛蒙念佛,还有往生的利益,只是品位不怎么高而已。 但如...
【经文】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因行果报的经文有二处:一是三辈往生的经文中,说示中辈与下辈...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 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李叔同(弘一大师)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
通乘
【佛光大辞典】
上篇:这个 | 下篇:通佛教 |
中道者,谓中软、中中、中上品道,由此道故,能舍三界所系地地中中上中中中软三品烦恼。...
绀园
一藏
六宗
自性散乱
大宝积经无边庄严会
瑜伽派
十地经论义记
八除入
道果前行法
莫诃婆伽
三衣心念受舍法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祭祀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下生

边地疑城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