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于一宗一派,而通达佛教全盘之教理。 p479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者,蒲阇尼,翻云啖食。此有五种:谓饭麨干饭鱼肉。二者。佉阇尼,翻云嚼食。此有五种:谓枝叶华果细末食...【净初静虑有四种】 p1004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三卷一页云:净初静虑有四种。谓顺退分、顺住分、顺胜进分、顺决择分...(物名)宝珠名。译作净珠。又大梵天王之如意宝珠也。弥勒上生经疏下曰:梵摩尼者,谓净摩尼也,或大梵王如意珠也。...(术语)无相之法身加持而作种种之声字,种种之声字成无相法身,故谓之不思议真言相之道法。大日经二曰:佛说不思议...亦名:三品持律、止持可学事法九句三品 子题:识事识犯、上品持律之士、中品持律、下品持律、可学事九句三品、上品...明代河北高阳人。创始明代民间宗教之圆顿教。曾拜闻香教教主王森为师。熹宗天启四年(1624)创教。崇祯初年,于河南...脱离束缚而得自在的意思,亦即涅槃的别名。...指从事于研究学问之人。依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受戒轨则条载,原指在寺院中学习佛教以外之学问者,主要指少年。 日本...(经名)一卷,西晋聂道真译。先明三归悔过,次明十念十戒,次明解斋之法,回向于净土。...【四种名】 p0403 大毗婆沙论十五卷六页云:复次名有四种:一、假想名,二、随用名,三、彼益名,四、从略名。假想...(人名)五代梁时明州奉化布袋和尚,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形裁腲脮。蹙额皤腹。出语无定。时号长汀子。常荷一布袋...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
北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989 ~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1995 年撤县并入苏州市)人,卒谥...问: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或时做善事或时读诵大乘经典,以回向祈求福报来临。但是有的求得到,有的求了一点点感应...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六方术治者。术事不知则远。知之则近。如治...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现其实凡事忍耐、心中有佛就能挺过去。 打佛七要能忍,克制想...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由迷真逐妄,背觉合尘,全体转为烦恼恶业。因兹久经长劫...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一起。但是要分手了,却恨不得杀死对方。为什么会由爱生恨呢?...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必定举家到朋友那里访问一次,连小狗都带去。 好景不长,有一...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就是行持上,也是统一的,怎么说呢?三法印即三解脱门,皆能证...
通佛教
【佛光大辞典】
上篇:通乘 | 下篇:通别 |
本觉、相似觉、随分觉、究竟觉。本觉是众生本来具足的觉悟;相似觉是始觉之初,发类似真觉的觉悟,在别教是三贤位,...
二五食
净初静虑有四种
梵摩尼
不思议真言相道法
不学无知止持可学事法九句三品
弓长
解脱
学生
菩萨受斋经
四种名
布袋和尚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
所求不能如愿还要继续祈求吗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言归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