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Uttarabhādrapadā,星名。译曰壁宿。见宝星陀罗尼经二。【又】(人名)Bhadrā,比丘尼名。自识宿命,遇佛成道。见跋陀罗比丘尼经,经律异相二十三曰:【又】Guṇabhadra,求那跋陀罗之略。三藏法师名。【又】(罗汉)十六罗汉之一。【又】(异类)Bhadra,龙王名。译曰贤龙。见正法念经十八。【又】(植物)Bhadra,树名。译曰贤树。见慧苑音义上。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 p0043 瑜伽十八卷十八页云:谓略显示依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何等名为二失坏因?谓不...【四念住断惑差别】 p0461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七卷四页云:复有四种。谓身、受、心、法。问:此四何者能断烦恼?答...(名数)空,无相,无愿也。新译仁王经中曰:位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我见为依能生我慢】 p0651 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复次有四种我见为所依止,能生我慢。一、有分别我见。谓诸外...全一卷。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全称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本书分为六门,前三门述说圆顿之妙解,后三...【染着过失】 p0877 瑜伽七十九卷十页云:由二因缘,应知染着过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杂处故。 二解...(名数)又云四无色。无色界之四空处也。菩萨本业璎珞经上曰:上至四空。...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光不透脱。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垂示大众,谓欲得自在之境地,必须除去存于法身...慢(梵 māna,巴同),轻蔑他人而自恃心高之意。四慢,指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四者,即俱舍论卷十九所举七慢中之...(术语)修梵行之心也。修四梵行或禅定则生于无色界,是即梵行也。止观一曰:此发梵心,行色无色道。...【般剌蜜帝】 唐云极量。中印度人。怀道观方,随缘济度,展转游化,达我支那。乃于广州制旨道场,译首楞严。自...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净;第三,供品清净。 第一、福田清净。 佛和菩萨具有圆满的智...
当年佛陀住世的时候,要求出家人防护六根,并示言若纵诸根名为放逸,若能摄护名不放逸。阿含经中也说:再没有什么东...问:法师常劝人遇到困境时,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其中最难的是放下,大部分人一旦忧虑,就是时时担心...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否有个好人缘,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是否顺畅和谐。可以...
昔日,佛在波罗奈私国弘化。当时,国内有一位大富长者,名叫越难,拥有众多珍奇珠宝、牛马和田宅等。越难长者为人悭...
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一、 素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 素食与人体的健康有极密切的关系,但它并非起源于佛教,也非佛教徒单独提倡。从古到今,...
跋陀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跋私弗多罗部 | 下篇:跋陀和利 |
(杂语)如此之意。传灯录九曰:六祖问:什么物恁么来?婆子烧庵则曰:正当恁么时如何?碧岩四十三则曰:从上来还有...
二失坏因有二种失坏
四念住断惑差别
三脱门
我见为依能生我慢
妄尽还源观
染着过失
四空
云门两病
四慢
梵心
般剌蜜帝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防护六根,断除淫欲
圣严法师《懂得放下,才能自在》
如何才能有好人缘

悭贪的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