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Devaprajñā,比丘名。译曰天智。开元录九曰:“沙门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唐云天智,于阗国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一)禅道之精髓。景德传灯录卷三(大五一·二一九中):“迄九年已,欲西返天竺,乃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盖各...(术语)色界无色界谓之定地,欲界谓之散地。定地者,生得之心禅定之地也,散地者,生得之心散乱之地也。于欲界得入...(一)愚痴禅之意。又作痴室。乃斥禅者但事默然空坐,心地未开之禅定。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一(大四八·三九九下):“...亦名:结舍二界理无双答 济缘记释云:“结舍中,事虽同席,托界不同,理无通答。”(业疏记卷五·三○·一一)...【所缘法】 p0736 品类足论六卷三页云:所缘法云何?谓一切法,是心心所法所缘,随其事。此复云何?谓眼识及相...又称二静虑。指修成二禅者所生之天处,为色界天中之第二重。更分有三天,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等。又二禅天之...(术语)心于所对之境不一,念余事也。大宝积经六十八曰:此诸众会无余念。大法炬陀罗尼经九曰:汝于法师应起佛想,...(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于道。佛赞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术语)梵语尾钵罗枳剌曩Viprakirna,常作散善,散地,散心等。对定之语。言心散乱不止住于一境也。...谓心念奔转不停,如盘上之圆珠。释门归敬仪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中):“教称野鹿,又等圆珠。”有情之心念时刻奔转...(术语)知诸法之义,了了通达而无滞也。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知义无滞,名义无碍。...(嘉兴藏流通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想法、一个感受,有快乐、痛苦的感受;由这...
大家经常念的《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要想了知一切过去、现在、未来三...1、一切快乐,没有比祥和更为快乐;一切享受,没有比宁静更为享受。 2、一个人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一个人心...
众生的怀疑非常深,这种怀疑来自于我们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来我们的心性可以是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本来...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一切的经典,只是一部经;千差万别的讲法,但是不二的。汤姆看什么经都是一向专...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心咒数遍,吹气于几粒白饭,然后布施出去即可。 任何食物念嗡...问: 最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后,丢到河里弃尸。有人说,既然不要孩子,为什么还要生?可是,堕...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人的生命。人有了正智、净智,生活一定非常的踏实与丰富,生命...
提云般若
【佛学大辞典】
上篇:提诃 | 下篇:提纲 |
【电光喻补特伽罗】 p1254 瑜伽六十九卷六页云:云何电光喻补特伽罗?谓如有一、或一时间、于诸羯磨及诸学中,现可...
禅髓
散地
痴禅
结界舍界理无双答
所缘法
二禅天
余念
沙曷比丘功德经
散
圆珠
义无碍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为何说地藏菩萨早已成佛
67条忠言语录

极乐境界不是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