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梵语尾钵罗枳剌曩Viprakirna,常作散善,散地,散心等。对定之语。言心散乱不止住于一境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日本曹洞宗开祖永平道元撰。略称坐禅仪。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二册。本书普劝行者坐禅,并略示趺坐及调身法。全...(杂语)印度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纭,莫衷...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慧心、大胜心、现前心、无生心、不思议心、慧光心、受位心。照如是次第来看,十地心应...子题:放人出家受戒功德无边、出家人疾得解脱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出家超世者。横约诸有,无思离染,故树出家,...梵名 Kalmāsadamya,巴利名 Kammāsadhamma, Kammassadhamma, Kammāsadamma。即指释尊曾经教化之拘楼国(梵 Kuru...譬喻之一。即先举譬喻,后举法义。例如先举人因贪着妙花,欲取之而为水所漂没之譬喻,以比拟众生因贪受五欲,而为生...悉昙字 (r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罗、洛、喇。据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载,为一切法离诸尘染...为天台宗荆溪湛然所提出之佛性论。佛教一般咸认有情(即一切有情识之生物)方具佛性,湛然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真如缘...(术语)须陀洹之译名,新作预流,旧作逆流。以初背生死之流而入涅槃之道故也。大乘义章十七本曰:须陀洹者,是外国...又作根尘识。即有发识取境之作用者,称为根;所缘者,称为境;能缘者,称为识。五根、五境、五识等,称为前十五界;...【妄语业道】 p0629 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妄语业道事者:谓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想者:...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反错的糊涂人。等他们明白过来,自然就会改了。 是别人的伤害,让我们的心变得坚硬...种布施的善因,才能够得到富裕的福报。从因果规律来分析,我们用财富来布施,得到利益的是布施的人,而不是接受布施...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座下的大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同在西方...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 布施就是帮助别人、安慰别人、照顾别人、服务社会。布施,就对...自幼喜佛,夙愿出家 智者大师法名智顗,俗姓陈,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智顗的父亲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经国...勿坏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坏他人的名利。名名誉,是一个人立身社会的依据。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名,希望自己有好的名...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么愿意做义工呢?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愿意牺牲我的精...
散
【佛学大辞典】
上篇:斯诃国 | 下篇:散心 |
(一)(475~526)南北朝梁代僧。太原(山西)人,俗姓王。永嘉之乱,寓居襄阳,幼即容止安详,进退合度。七岁依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