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根尘识。即有发识取境之作用者,称为根;所缘者,称为境;能缘者,称为识。五根、五境、五识等,称为前十五界;六根、六境、六识等,则称十八界。例如眼识以眼根为所依,色境为其所缘。又如意识以意根为所依,法境则为其所缘。[俱舍论卷一、卷十、成唯识论卷三] p413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六十二种有情】 p0308 瑜伽二卷十八页云: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一、那洛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1614~1675)清代僧。江苏江阴人,俗姓杨。字玉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十九岁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嗣其法,...【重邪见】 p0868 瑜伽六十卷四页云:复次若于一切余邪见中,诸有能谤一切邪见;此谤一切事门转故,名重邪见。...(杂语)禅堂之树枝也。庾信安昌寺碑曰:禅枝四静,慧窟三明。少陵游觉寺诗曰:禅枝宿众鸟。...(杂语)弃钵之水余残曰析水,半饮之,半弃之,故曰析。见象器笺二十。...(修法)七佛药师法与五坛之修法也。五坛之修法者,设五坛场。中坛祀大圣不动明王,南方祀军荼利明王,北方祀金刚夜...又作死关。与“鬼门关”同义。即以死为由此世至他世之门关,故称死门。唐代净土宗高僧善导之往生正念文中有“死门事...一个九品往生的教法。一九即指弥陀所立之九品往生。...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分云,佛未制前,比丘各不受食。白衣诃言,我不喜见,着割截坏色衣人,不受食食,是为不与...(一)五蕴之旧译。众,含有和集之义。与五阴同。(参阅“五蕴”1212) (二)又作出家五众。即:(一)比丘(梵 bhiksu,...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喜,就来干扰你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佛陀对我们的劝诫:...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不要以为自己无足轻重,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我们的一...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就叫知见。这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或者讲修习唯识止观,它智...佛陀成道后,一日在优楼频螺聚落的尼连河岸边菩提树下静坐,心中思惟着:一个没有恭敬心的人,自然无法恭敬、孝顺师...
(第一讲) 好,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学子们,大家晚上吉祥。那我们其他的且不说,请大家先端身,我们合掌来三称本...
在这篇愿文中,智者大师阐明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和方式。为了实现消灭罪障、助成菩提的目的,大师列出修学三慧和往生净...什么是幸福的能源?就是爱与慈悲。 今天世界上凶杀、仇杀、绑架、勒索、诈骗、夫妻反目、家庭破碎的事件层出不穷,...
这个地方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的这种无作的功德。无作就是他不必假借内心的分别就能...
根境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根尘 | 下篇:根器 |
(经名)六卷,玄奘所译之维摩经也。...
表义名言种子
六十二种有情
玉林通琇
重邪见
禅枝
析水
七佛药师五坛修法
死门
一九之教
不受食戒制意
五众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遇到逆境你会用哪种思想去面对
依法为师

宏海法师:劝发菩提心文

《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略释
幸福的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