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亦曰提要,提唱。举宗旨之要文而说明意义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远离】 p1256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二十页云:复言:世尊!云何远离?世尊告曰:诸上分结、已永断故。 二解 瑜伽十...坐禅观法。指坐禅时修行种种观法。景德传灯录卷二师子尊者章(大五一·二一四下):“有波利迦者,本习禅观。” p6...(植物)Śāntanika,花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散多尼迦,此云寂静华也。...谓远离一切差别、相对,入于平等一如、安稳亲密之境地。即大悟者之境地。[信心铭夜塘水卷上] p6669...子题:界现前、界威力故善神所护、法现前、毗尼现前、人现前、僧现前、土台、结界之地虽经劫坏终焉莫毁 行事钞·结...【所缘相】 p0736 瑜伽十一卷十九页云: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 二解 如相中说。 三解 瑜伽二...譬喻二事互相资助,相辅相成,如鸟之双翼。如止观、真俗、福智等。止,即止息诸想;观,即观照对象,修此二事,成办...(杂语)由自己之宗而指称他宗也。...(术语)散乱之心。放逸之心。止观五曰:夫散心者,恶中之惑。如无钩醉象,踏坏华池。穴鼻骆驼,翻倒负驮。疾于掣电...梵语 parinirvāna 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槃。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术语)自义无碍智起义无碍之言说也。于言说辩了之名。...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比如说有些人,他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他非常的愚痴,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一边念佛想求生极乐世界,一边又在想:...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看到自己超过别人时, 又会产生傲慢自大的...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许多人认为,做人应该内方外圆,但圆也应该要有不变的原则,如果圆得没有原则、没有范围,就会变得狡猾。 一般人认...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前面的妄因妄果其体...在中国武术界中有句俗话:练拳不炼功,到老一场空。因此,古代的剑客侠士大多既练武有内修。一流的剑术通常来源于心...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僧。他一生自行化他,开示做人和学佛的总纲是:敦伦尽分,闲邪...1、嗔心是堕落地狱之因。 2、嗔心一起,地狱门开。 3、暴躁伤身、伤心、又伤人。 4、嗔心是人体最大的毒素。 5、嗔...
提纲
【佛学大辞典】
上篇:提云般若 | 下篇:提调 |
(术语)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教行信证信卷曰:近世宗师,沈自性唯心,贬净土真证。【又】数论师二十...
远离
禅观
散多尼迦
稳密田地
结界法起有无
所缘相
二翼
余宗
散心
圆寂
义无碍辩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会障住你,你就是迈不过去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圣严法师:别当狡猾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