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parinirvāna 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槃。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又作归寂、示寂、入寂。与涅槃、迁化、顺世、归真同义。即舍去有漏杂染之境,归入无漏寂静涅槃界之谓。亦指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德。其中,就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即入于涅槃,为圆寂。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圆寂而除欲染。”贤首心经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槃,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释氏要览卷下送终条](参阅“涅槃”4149) p54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p0784 摄论一卷八页云: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术语)谓佛陀一代之教化也。法华玄义十曰:说教之网格,大化之筌罤。...天台宗所立之谛理,有空谛、假谛、中谛等三谛。圆教之中谛,乃空假二谛相即之“中”,故称为即中,以别于别教之中谛...【寻思】 p1177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言寻思者,卽依如是无倒法义,起出离等所有寻思。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术语)小乘四果中之第三果不还果也。悉断欲界之烦恼,不再还来于欲界者。...【三善寻自性】 p0198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四页云:复次有三善寻。一、出离寻。二、无恚寻。三、无害寻。问:此三善...亦名:出家五德 子题:福田、适莫、五德出家大要五众齐奉不唯小众、五德终身行之不唯初受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为...又作回向发愿心。为三心之一。指行者以所修之善根功德,回向于西方净土,而发往生净土之愿心;属自力三心之一。出自...比丘应具三衣,即袈裟也。袈裟者,以布切细长条横缝合成,由其所切之条数而分种种。 一、安陀会衣 为五条之袈...即本有种子与新薰种子。(一)无始以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之功能,称为本有种子。(二)种子...三有之一。三有,指欲有、色有、无色有;与欲、色、无色三界同义。以色界四禅天之果报乃实有者,故称色有。[菩萨善...准提咒持诵仪轨...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
世间有很多烦恼和痛苦,繁杂社会,芸芸众生,从出生到死亡无不经历各种痛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男人...
问: 被烦恼束缚的凡夫,恶业深重,烦恼也未断一丝一毫,怎么能往生到出离三界的西方净土呢? 佛慧法师答: 我们生...一天,佛陀开示定自在王:无量阿僧只劫以前,清净莲花目如来于世间弘法度众时,有一罗汉走在路上,遇到一位面容忧戚...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不算杀生?不得已的情况下杀了生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如果...
一个人你有慈悲心不难,你起欢喜心也不难,但是你要舍得下。忏公师父讲到菩萨道的精神,他提到一个思想:一个人受了...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天因法师答: 在家居士不能叫僧团,居士称优婆塞、优婆夷,在...
圆寂
【佛光大辞典】
上篇:圆珠 | 下篇:圆接别 |
(术语)天台就妙法莲华经之莲华,发明施开废之三义,因而述三乘方便教,即一乘真实教之旨。佛于法华已前说三乘教者...
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大化
即中
寻思
第三果
三善寻自性
沙弥五德
回向发愿心
三衣
二类种子
色有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如实知世间即是出世间道

【推荐】烦恼深重的凡夫往生后为何能得不退转
孝顺慈悲的光目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先从学吃亏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