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顺后受业】 p1107 瑜伽九卷八页云:顺后受业者:谓能感彼后生果业。 二解 杂集论八卷四页云:顺后受业者:若业、...(堂塔)纳宝箧印陀罗尼之塔也。经中说其功德曰:造像作塔者,奉安此咒,即成七宝所成之塔,即是奉藏三世如来全身舍...【世间清净离欲增上】 p0516 杂集论五卷七页云:世间清净离欲增上者;谓信勤念定慧根。由此制伏诸烦恼故。...(术语)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声之语为有法,无常之语为法。其有法与法各有意许与言陈之二...(一)谓鱼卵虽多,而能成鱼者无多;比喻因虽多而果熟者少。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八上):“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念佛三昧的美名,因念佛即是三昧中的至宝。...(名数)八种之梵音也。梵者,清净之义。如来之净梵,名为梵音。玄应音义一曰:八梵,八种梵音者。按十住断结经云:...(杂语)道昂慧解夙成。掌中常有光,不劳灯烛。...(一)梵语 koti,巴利语同。又作拘胝、拘梨、俱胝、拘致。为印度古代所用之数量名称。或谓相当于千万或亿。[玄应音...济缘记·释受戒篇:“七众戒,即五[戒]、十[戒]、具[戒],该七众故。”(业疏记卷一二·一五·一一)...指专注观想一境而心不散乱、移动。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二上):“正坐西向谛观于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保存自己的秘密,也要尊重他人的秘密。 有些人心性不稳定,受人盛情款待时,常会把心里话倾吐殆...
和一位年长的法师一同在路上散步,看着脚下高高的台阶,我一时兴起,快步地往下跳了跳。法师却快步跟上来,问我:你...一天深夜,我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厚厚的丛林,我突然听到有人挣扎喘息声。我慌乱地停下脚步,仔...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二门,原是一法。从无可分,亦无可合。随机得益,随益立名。上...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道之不仁哉,实吾人历劫以及现生之恶业所感召耳。断无有无因而...
净土法门下手的方法又极为容易,你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但是念六字洪名一定要用信愿来庄严。你为什么要念佛...
既然是念佛,就以真正的深信切愿来执持佛的名号,这是净土正宗。 我过去但是注意讲究信愿行,像宝鼎的三条腿一样,...卡特因为家庭拖累没有完成大学学业,没能实现当一个历史老师的梦想,但是他博览群书,知识面非常广。当他们两人游览...
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法相辞典】
【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p0784 摄论一卷八页云:复次阿赖耶识与彼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云何可见?譬如明灯,焰炷生烧,同时更互。又如芦束,互相依持,同时不倒。应观此中更互为因,道理亦尔。如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唯就如是,安立因缘。所余因缘,不可得故。
上篇:阿赖耶识与诸受俱转转相 | 下篇:阿赖耶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 |
(人名)佛在世之弟子。增一阿含经三曰:分别智等恒不忘失,鹿头比丘是。...
顺后受业
宝箧印塔
世间清净离欲增上
法自相相违因
鱼子
宝王三昧
八梵
掌光
俱致
七众戒
专想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尊重他人的秘密,务必要守口如瓶

威仪是最有摄受力的弘化
救人就是救己

《宗教不宜混滥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普劝爱惜物命同用清明素皂以减杀业说》

短时间的修行就能把无量劫的轮回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