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菩提达摩(通称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婆罗门族,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术语)智能见事物,故名眼,智即眼也。又智之眼也。谓非肉眼也。唐华严经六十一曰: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一)位于浙江绍兴县南十八公里处云门山之中。又称广孝寺。创建于东晋安帝(397~418 在位)之时。唐代僧智永曾住此...据法集经卷三载,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有六种功德力,即:(一)能忍所骂,菩萨得“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叱骂,而能...(术语)对于支过而言。因明作法中或不陈言,又虽陈言而义有所阙之过失也。...(名数)一、白赤黄青黑(大日经一、三,略出经三,瞿醯经中,大疏六,不空罥索经九所说五色界道;大疏四所明五佛色...秘密决择者,谓说余义名句文身,隐密转变更显余义,如经言: 逆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 诛国及随行是人说清净 今此颂中...指声尘、色尘、法尘三者。(一)声,如于佛世时,闻金口之声而得道者,是以声尘为经。(二)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梵语叫做那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梵语 tathāgata,巴利语同。音译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萨阿竭、怛他誐多、多阿竭。又作如去。...【种类生死】 p1260 瑜伽八十六卷十二页云:有情世间、名种类生死。...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从前有个富人,名叫仙叹,他的家产多得难以计数,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有多少钱。 仙叹后来信了佛教,心想:世上的一切...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
有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恶,做尽坏事,恶贯满盈,应堕恶道,多劫受苦。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软语安...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软的,结果在上面有把刀,这说明这样的心是...阿难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有一天,阿难独自在花园里静坐,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随着黄昏吹来的风,飘过来一阵一阵...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惊恐。当初唐玄奘法师,临终也有大病,何况我们是...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境;慧就是我们内心对事物本质的...
你要想平安、想愉快,要先忍辱;一忍,百事都消失了。要求忍,忍是不容易的,特别是有权有势的人。忍,真不容易。 ...
阿赖耶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
【法相辞典】
【阿赖耶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 p0784 成唯识论二卷二十二页云:何故此识不能变似心心所等为所缘耶?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初必有用;后但为境。异熟识变,但随因缘;所变色等,必有实用。若变心等;便无实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须彼实用,别从此生,变无为等,亦无实用。故异熟识,不缘心等。至无漏位,胜慧相应,虽无分别;而澄净故;设无实用;亦现彼影。不尔;诸佛应非遍智。故有漏位,此异熟识,但缘器身及有漏种。在欲色界,具三所缘。无色界中,缘有漏种。厌离色故;无业果色。有定果色,于理无违。彼识亦缘此色为境。
上篇:阿赖耶识与杂染法更互为因 | 下篇:阿赖耶识行相所缘皆不可知 |
(人名)又曰阿夷头。十外道之一。译曰无胜。饰宗记七末曰:阿夷头,梵云阿耆多,此云天胜也。梵Ajita。...
菩提达摩(?—536,一说528)
智眼
云门寺
忍辱六种功德力
阙过
五色列次
秘密决择
经体三尘
龙
如来
种类生死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善心的仙叹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逆风的香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