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声尘、色尘、法尘三者。(一)声,如于佛世时,闻金口之声而得道者,是以声尘为经。(二)色,于佛灭后,由经卷纸墨而传持者,是以色尘为经。(三)法,内心思惟自法而契于理,是不由他教,不由纸墨,唯以法尘为经。耳识利者依于声,眼识利者依于色,意识利者依于法。[法华玄义卷八上] p556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出自七佛八菩萨神咒经卷一。七佛为维卫佛、式佛、随叶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八菩萨为文...(杂名)阿修罗与天帝战,败北,四兵尽入一藕孔中。见杂阿含经十六。又观佛三昧经曰:阿修罗王往攻帝释于虚空中,有...衣,佛衣、袈裟。表传法之证据,故称为信衣。从容录第十三则(大四八·二三五下):“信衣半夜付卢能,搅搅黄梅七百...(术语)Namah-Namo,又作南牟,南谟,那谟,纳慕,娜母,南忙,那模,曩谟,纳莫,曩莫。译曰归命,敬礼,归礼,救...Sengzhao 东晋僧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家贫曾以佣书为业。好老庄之学,但认为《道德经》美则美矣,然栖神...伟大的真我。如佛得八大自在与离一切烦恼系缚的涅槃真我,才能称为大我。...(堂塔)又曰延寿堂,省行堂,无常院。送病僧使入灭之处也。佛祖通载三十曰:他日涅槃堂孤光独照时,自验看。...【善不善得】 p1140 俱舍论四卷十八页云:如无记法、得有别异;善不善得、亦有异耶?亦有。云何?谓欲界系善不善色...指如幻而无实体之假相。以佛教立场而言,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由因缘离散而灭,本身并无实体,其因缘和合之际,虽...住持示寂后第三日,举行挂真举哀佛事时,法嗣小师、侍者等所著之袈裟;以色青,故称为青袈裟。[黄檗清规迁化章] ...圆顿一实,是天台圆教的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一位圆具一切位,而成佛顿速,叫做圆顿;这种道理只有一而无二三,是...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净土法门,三根普披,利钝全收。即便等觉菩萨也不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传说中的鬼怪,并不一定都会吃人、害人,有时候他们只是一时的恶作剧,就像我们人类一样。 有一个和尚到深山去修行...
有同学问,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当然不是。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见。佛法告诉我们的吉祥之道,与香烧得多...
善人和善根人,什么叫善根人他曾经修过行,曾经见佛闻法持戒,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就有相续,今生闻到佛法...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里不如法,那里不适意。只见境风浩浩,摧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现在有大德,某大德公然提出来,跟他弟子讲说 :小...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声,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律是佛法的根本,严持净戒,以达到三业清净,自性圆明,五...
经体三尘
【佛光大辞典】
上篇:经变 | 下篇:经赞 |
(891~972)宋代僧。为法眼宗第二祖。处州龙泉(浙江龙泉)人,一说缙云(浙江缙云)人,俗姓陈。十五岁出家,十八...
七佛八菩萨
藕孔
信衣
南无
僧肇(384,一说374~414)
大我
涅槃堂
善不善得
幻相
青袈裟
圆实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一生成佛的捷径
和尚遇鬼

烧香是价格越高越好吗

善人与善根人的区别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泥泞路上的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