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曰袍服(作法服者非)。袍者原为祇支(左右衣),与覆肩衣(右胃衣)之二物,来支那合此二物。加袗袖,称为褊袗。是今之袍也,裳者,梵语涅槃僧,即裙也。此袍裳上下离而着为袍服,上下缀一为直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见取】 四取之一。即执著邪心分别之见为真实。亦即执取五见中之身、边、邪、取等四见,再配于三界的四谛,计有三...梵名 Dharma-ruci。意译法乐、法希。(一)西域僧。通晓律藏,后秦弘始七年(405)至长安。此前,有罽宾沙门弗若多罗...梵语 ?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术语)此为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萨常入三昧,住此三昧,则如人见色,不用心力,依此三昧之力自然作事,不加功用,其身...全一卷。南宋道谦编。全称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略称大慧宗门武库、大慧武库。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附于大慧普觉...位于吐鲁番东北四十五公里之木尔托克河峡谷之石窟寺院。伯子克里克(Bezeklik),原意为“装饰之家”。筑于南北朝至...佛说观无量寿经之后,韦提希夫人、阿难,及无量人、天、龙、神、夜叉等,闻法欢喜,作礼而去。其欢喜之义有三,即:...梵语 eka-rasa-skandha。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此系小乘经量部所立,彼等主张此细意...【诸心心所有三所依】 p1356 成唯识论四卷八页云:诸心心所,皆有所依。然彼所依,总有三种。一、因缘依。谓自种子...(术语)台家所立观行即五品之第二。至心读诵妙经以助内观之位也。止观七曰: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职位)禅林,监寺之异称。见象器笺七。...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日本禅师明庵荣西(公元11421215),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淳照十四年(1187)两次来中国学禅,终于心开得悟,得...以前虚云老和尚讲个故事,那是明朝云南的事情。 有一位在家居士,后来他出家了,外号叫「秤锤法师」。他出家的因缘...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才慢慢恢复正常。 人的优雅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1、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于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莱也阿弥陀佛,念念阿...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缘,犯了错被罚在他家修行度化世人的,常附体于女主人和别人谈...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修行者,在前往舍卫城化缘的途中遇见一个漂亮的女孩。他不由得动了爱恋之心,相思成疾,终日茶...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智力之所免也。将推而极之,则义深数广,不可详究。故略而言...
袍裳
【佛学大辞典】
上篇:袍服 | 下篇:被 |
(术语)对外俗而言,故以僧为内众。僧史略上曰:佛制毗尼纠绳内众。...
见取
昙摩流支
谛听
报生三昧
宗门武库
伯子克里克石窟
三义欢喜
一味蕴
诸心心所有三所依
读诵品
主首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最上乘论
荣西法师卖佛「金装」救饥民
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广钦老和尚100句行持语录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愚痴者只看外表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