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术语)丈六之释迦在摩揭陀国菩提树下成佛时,小机所感见,谓之化身佛。大机所见,为报身之毗卢舍那佛,于十八圆满...为过去久远前之佛。据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载,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之世,舍卫国波斯匿王已于此佛所,为四地...【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p0290 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异熟?几非有异熟?答:相、通二种。...【法身与诸功德法相应】 p0766 摄论三卷十七页云:应知法身、几德相应?谓最清净四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术语)大衍法师所立四宗之第三。...梵名 Brahma-purohita。又作梵富楼天。即色界初禅之第二天,为大梵天之辅相。旧名梵先行天,又称梵前益天,以在梵前...(人名)仙人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陀罗罗仙,有作何罗罗,古音云无医仙。...观无量寿经说: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术语)许出家之公验也,又云祠部牒。以从尚书省之祠部司出之故也。编年通论十六曰:天宝五年五月制,天下度僧尼,...是说信弥陀而念佛的人,于现在世就已具足了无上的功德,为现在十种益之一。...(书名)二卷。日本道元撰。又曰永平元禅师清规,永平大清规。诲洞家之日用仪式法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问: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大安法师答: 佛经讲地狱,那是非常详细地介绍地狱的地方,或者在海边,或者在山中,或者...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然后欣求极乐,最后回归于一声佛号。那回归这一声佛号的时候...问: 有个修净土的法师说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印光法师文钞》不可不读,这样说如法吗?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
在通途教理当中,靠自力在这个浊恶的秽土修行,别说一般修行功夫不得力的,就是大修行人在生死关头都难以作主。这点...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老和尚答: 在战国时代有一位颜斶,是一位隐士。齐宣王为了治...过去有一个长者,家财万贯,金银财宝,真是取用不尽,生活也过得非常快乐。他有一个漂亮贤慧的妻子,更使他欢喜。 ...
我们再看什么是天眼。天眼是修学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报,天眼是天人所具足的眼界。这种眼界看待问题那就比肉眼通畅多...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
见取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见取】四取之一。即执著邪心分别之见为真实。亦即执取五见中之身、边、邪、取等四见,再配于三界的四谛,计有三十事,以三界苦谛之下各有身、边、邪、取等四见,集、灭、道等三谛则各有邪见、见取见等二见。参阅‘四取’条。
上篇:见分五义 | 下篇:见取见 |
(术语)与宴坐同。中阿含经二十八曰:入室燕坐。...
华藏世界成佛
龙光王佛
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法身与诸功德法相应
不真宗
梵辅天
陀罗罗
八万四千相好
度牒
至德具足益
永平清规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地狱是怎样形成的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三藏十二部可以不读吗

修悟兼顾莲品上上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恶口两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