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二卷十三页云:问:如是五事,几是异熟?几非有异熟?答:相、通二种。名、非有异熟。分别、通二种。真如、俱非二种。正智、定非有异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得度后受教之师,名受业师,又曰亲教师。释氏要览上曰:毗奈耶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故,...将社会现象与社会力量人格化而形成之神。原始社会结构简单,当时的神灵观念皆属自然神,其后,随着生产力之发展与社...为道教设坛祭祷之一种仪式,即供斋醮神,藉以祈福免祸。其作法首须清心洁身,筑坛设供,书表章向神灵祈祷。结坛之法...【一切律仪总有四种】 p0015 大毗婆沙论十七卷六页云:一切律仪,总有四种。一、别解脱律仪,二、静虑律仪,三...(衣服)Kambala,衣名。慧琳音义二十五曰:钦婆罗衣,毛丝杂织,是外道所服也。西域记二曰:颔(墟严反)钵罗衣,...【善法行】 菩萨修唯识行,此为十行位的第九位。此位菩萨,修力行,成就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法慧,护持此法,令佛种...又作述朱。朱,朱墨;将先人之言教、行履,以朱墨记录于簿本。顺朱,谓仿照先人之言教而行。古尊宿语录卷三十九(卍...(术语)于五戒乃至具足戒等全分受持之戒也。...【所别不极成】 p0741 因明入正理论云:所别不极成者:如数论师对佛弟子,说我是思。如疏五卷七页释。...分段,为分段生死身之略称,即吾人之体。盖“分段”,原指由于果报之异而有形貌、寿量等之区别;吾人之身形寿命皆因...(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中之第四,观净土宝树之相也。经曰:地想成已,次观宝树。(中略)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不生恭敬心,而论说师长的长短。那么他们将来,会得到什么果报...
佛教自应世以来,对消除人类现世中的种种烦恼与痛苦,以及死亡所带来的无边恐惧,一直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并为出离...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得很健康,有年纪很小的病病歪歪的,乃至消失了;寿命长和寿命...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亲割爱,落发入了空门,这就是出的世俗家。可我们还是在家中,...老鹰叼走了一只绵羊。一只乌鸦见到了立刻想学它。 乌鸦尽管身单力薄,嘴却特别馋。它在羊群上空盘旋,盯上了羊群中...
《维摩经》上面所说的,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其实也很符合因果规律,你现在的心清净,...过去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一位天人,容貌端严,身上所散发的光芒达一里之远,并有十位天...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眼光注意在佛,都是放在自己的妄想上面,...
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法相辞典】
【五事有异熟非有异熟分别】 p0290
上篇:五事有所缘无所缘等分别 | 下篇:五事与解脱胜处遍处分别 |
【二十二根有异熟无异熟分别】 p0048 俱舍论三卷十一页云:二十二根中,几有异熟,几无异熟?颂曰:忧定有异熟...
受业师
社会神
斋醮
一切律仪总有四种
钦婆罗
善法行
顺朱
全分戒
所别不极成
分段同居
宝树观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佛教救度生命的三种模式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模仿老鹰的乌鸦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我们心是否清净
前世恭敬的殊胜果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