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eka-rasa-skandha。指无始以来,一味延续之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之主体。此系小乘经量部所立,彼等主张此细意识自无始以来即不间断,其体为受、想、行、识等四蕴,辗转和合,转成一味,故称一味蕴。[异部宗轮论、异部宗轮论述记目论卷五] p4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vi?esa-mārga,巴利语 vīsesa-magga。胜,殊胜之义;进,升进之义;道,通道、过程之义。即指比前阶段更殊胜...【不善】 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即五逆十恶是也。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杂语)谓信解大乘之人,为过去世供养熙连河八恒河等河边诸佛旧迹之果报也,见涅槃经六。...迷惑执着之谓。即迷于诸法之真理而颠倒事理。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九(大二七·七一八中):“此是外道师句,彼于此中有...为“普法”之对称。指有特定对象或内容之教法。华严宗以小乘与三乘之教为别法,而以华严一乘之教为一即一切、融洽无...(堂塔)在阿瑜遮国Ayodhyā,之寺院。往昔弥勒菩萨自都率天下说瑜伽论等五部大论之堂。...【静语】 p1378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静语者:谓所说语,非数宣唱告示喧杂;是名静语。...指佛与阿罗汉。佛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圣者;阿罗汉已断尽三界见、思等烦恼,所应修学者皆已修达,应受世间之大...【胜解行住菩萨于三处有忘念】 p110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八页云:于其三处,有忘失念。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修法)为天子行追荐之佛事也。严者庄严功德之义。希叟雪窦录曰:大行追严上堂。...明初统领佛教之机构。据太祖实录卷二十五载,洪武元年(1368)正月设立善世院,以临济宗大慧派僧慧昙觉原统领释教之...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样将一心归命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净界法师答: 这是...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曾讲一个小故事:有一贫穷人供养天神,求能离苦得乐,他早晚上...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着一件带帽子的猴猴衣(棉猴儿)。剃了头以后,在返程的火车上...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种大法。但他拜访了许多名师,都未能如愿,感到十分失望。一天...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未学佛以前,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在红尘中每...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第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说不准...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后更要放下,还是要每天的忏悔直到什么时候? 净界法师答: 他...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功夫很了得,比我大几岁,我就请教他:您用功到什么程度,能否...
一味蕴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味禅 | 下篇:一宗 |
【欢】 p1343 法蕴足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欢?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等,便发自身乃至苦受。彼于尔时,...
胜进道
不善
九河供佛
迷执
别法
瑜遮那讲堂
静语
心自在者
胜解行住菩萨于三处有忘念
追严
善世院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猴猴衣的故事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