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纯一无杂之最上乘禅。亦即顿悟禅。禅宗正脉卷二(卍续一四六·二七下):“僧辞,师问:‘甚么处去?’曰:‘诸方学五味禅去。’师曰:‘诸方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曰:‘如何是一味禅?’师便打。僧曰:‘会也,会也。’师云:‘道!道!’僧拟开口,师又打。僧后到黄檗,举前话。檗上堂曰:‘马大师出八十四人善知识,问着个个屙漉漉地。’”[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十一、宗门统要续集卷四] p4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莲华部之弟子也。胎藏界三部之一,金刚界五部之一。...【五种寂静妙行】 p0276 瑜伽九十卷八页云:唯正胜解相续转时,于六境界,依止六根,略有五种寂静妙行。谓深于彼,...梵名 Akanistha-deva,巴利名 Akanittha-deva。乃色界十八天之一,五净居天之一。又作阿迦腻吒天、阿迦尼师吒天。意...乃比喻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犹如转轮。亦即比喻众生在生死迷界中,受因果业力牵引而轮回不息;犹如车轮之旋转,...(一)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中宝部之别名。宝部即功德之宝,系授福德予一切众生之内证,以是众生升于觉王之位,取授予灌顶...(术语)如来所具之功德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智能相摄】 p1152 发智论七卷五页云:智摄慧,慧摄智耶?答:慧摄智;非智摄慧。不摄何等?谓无漏忍。...又叫做首陀罗,是古印度四大姓之一,也是农人、奴隶阶级。...(1261~1313)日本临济宗僧。信浓(长野县)人。初时,师事镰仓圆觉寺无学祖元、京都东福寺之无关普元。后入南禅寺...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与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五力。[法华经譬喻品](参阅“五力...662年(唐高宗龙朔二年) 唐高宗诏慈恩寺沙门灵辨入宫讲《净名经》。 唐高宗令中使送并州二寺大象袈裟,将...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命本能。 在无明颠倒当中,我们会认为五欲是很快乐的事情。殊...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法律认定的,都称为邪淫。佛陀制戒是允许在家弟子,正...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9讲 第10讲 第11讲 第12讲 第13讲 第14讲 第15讲 第16讲 第17...
在《杂譬喻经》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以前有位大居士,是文殊菩萨的超级粉丝,他一直仰慕文殊菩萨的大智慧,每...
一味禅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一味 | 下篇:一味蕴 |
指三布施。又称三施。檀,檀那之略称,为布施之意。据大智度论卷十四载,即:(一)财施,又作资生施。谓持戒自检,不...
莲华子
五种寂静妙行
阿迦尼吒天
有轮
灌顶部
佛德
智能相摄
首陀
规庵祖圆
根力
佛教年表(662年-841年)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密勒日巴之歌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