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 ?ravana。受持经典之十种法行之一。即从心中明白地听闻佛法。[长阿含经卷二、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七付嘱品、显扬圣教论卷二] p629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vipāka。为“无异熟”之对称。指能招感当来异熟之果者。据俱舍论卷三载,于二十二根中,忧根为有异熟,因...(术语)Bodhisattva,同菩萨。大日经疏一曰:菩提萨埵,阿阇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灭等至】 p1213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二卷九页云:云何加行起灭等至?谓初修业者、于一切行,不作加行;不欲思惟诸...梵名 Sajgharaksa。又作僧伽罗叉。意译众护。须赖国人。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至印度西北健驮逻国,为甄陀罽贰王...(术语)佛菩萨对于一切众生怜愍普遍平等之慈悲也。...子题:佛自作钵坯以为后式、畜木钵偷兰、钵坯、苏摩钵、夹纻钵、掍瓦钵、瓷钵、木钵外道、石钵唯佛 行事钞·钵器制...(菩萨)金刚界曼陀罗中,第七理趣会中台五尊中西方之菩萨名,亦曰摩竭幢。左右持人头之幢。见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三。...(经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十六品之名。四要品之一。说释迦如来既于久远之昔成佛,其寿量无数无量不可思议,此称为...【成就义】 p0665 大毗婆沙论九十三卷五页云:问:此中何者是成就义?尊者世友作如是说:不断义、是成就义。问...系中论卷一所用以推证诸法不生不可得之四句。即以自因、他因、共因、无因等四句推捡有为法,以证诸法之不生不可得之...何等分别差别?谓即于蕴界处中,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有色无色,有见无见,如是等无量差别分别如前说。...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龙藏本)...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刻把握当下。有些人说:等我有空的时候再来学佛。仔细检查一下...这里,传灯大师施设了一个问答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现前一念之心和西方净土相即的道理。这个道理确实是很深的,很深...过去佛陀在王舍城的灵鹫山说法时,摩竭国阿阇世王统领着五百个小国;其中,越只国生活富乐,出产许多珍宝,但因不顺...修行用功,固宜专精。然凡夫妄想纷飞,若不加经咒之助,或致悠忽懈怠。倘能如丧考妣,如救头然之痛切。则于一行三昧...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话,这句话你就会有答案。当你还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你信仰还没有获得。信仰本身就包含着生命...大乘经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学的经论,都要你好好地保护你这个心。 怎么样保护呢?等你学到论里头就说了。如果我们...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抗,只好坚强起来,把它忍耐下去。但是心里感到烦恼,难以忍受...
谛听
【佛光大辞典】
上篇:谛缘度 | 下篇:谛观 |
【诸行爱味】 p1347 瑜伽八十五卷十三页云:此中观察诸行为缘,生乐生喜;是名于彼爱味。又此爱味,极为狭小。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