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佛也。佛以无碍智之善巧方便,破吾人万有实有(有法)之执着故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破有法王,出现世间,随众生欲,种种说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凡二卷。日僧高峰显日(1241~1316)撰,侍者妙环等编。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收录东山云岩禅寺语录、稻荷山净妙禅寺...(印相)乌枢瑟摩经上曰:其问法相,并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来也。...梵语 āvenika-karman。“共业”之对称。指有情各自依身所感之善恶业。反之,众生共通之业因称为共业,能感自他共同...又称华盖、悬盖。印度由于日射强烈,故使用伞盖以遮阳,后成为佛像之庄严具。其上饰以宝珠、宝网、璎珞、幡等。形状...梵语 sandha 之音译。意译作黄门。指男子无生殖器者。有先天(本性扇搋)与后天(损坏扇搋)二种,各相当于五种不能...(术语)净土门之极致也。指西方而立报土报身之相,安住于有心有念而取彼之境也。观经散善义曰:今此观门等,唯指方...【不生】 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涅槃经》曰...凡四卷或三卷。为唐代法藏(643~712)所著。全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或华严一乘教分记。略称五教章。收于大正藏第...亦名:袈裟随身 子题:比丘三衣钵须常随身、翮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十诵,所行之处,与衣钵俱,无所顾恋,犹如飞...(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众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近事律仪四种】 p0821 俱舍论十四卷十四页云:论曰:若诸近事,皆具律仪;何缘世尊,言有四种?一、能学一分...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渐渐鸡皮鹤发,精神未免枯竭; 可怜老眼昏花,恰似浮云笼月; 妄想随时出生,贪心何日休歇; 不如及早念佛,苦海从...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约佛涅槃后,焚身化作八斛四斗舍利而说,乃约多分而言。亦有非...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生的后世。到了弥留之际,身心就会开始瓦解,一般人都要经历四...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 本来我是到这里来参访、挂单的,常住一再客气,要我跟师傅...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前面是一个修行的因地,我们透过无常,透过无我,观照生灭法,外调,对...
我们日常生活的空观跟假观,都是培养第二念。第一念落入相状、因缘,正常。生死凡夫谁没有个感情呢?因此第一念不怪...
第一步:姿势的放松 首先,放松是第一步功夫。如果连放松都做不好,我们就很难持久地坐下去了。要想把用功当作是家...
漏尽比丘的一个特点就是他证得人我空了,没我的观念了,当然也没有我所有的观念了。 如果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还...
破有法王
【佛学大辞典】
上篇:破有论 | 下篇:破地狱偈文 |
(经名)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文殊师利问佛沤和俱舍罗(译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随世间之习俗而入,示现种...
佛国禅师语录
问法印
不共业
天盖
扇搋
立相住心
不生
华严五教章
三衣须随身
一行一切行
近事律仪四种
【大藏经】【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善导大师念佛偈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参禅的下手方法

关掉生死业力的开关

先把自性功德力现出来,再来处理问题

坐禅的三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