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为二人引至地狱,于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其人诵已,遂入见王。王问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得一四句偈。具说如上。王遂放逸,诵此偈时,当声至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又谓无量寿经之“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汉朝玄通律师,破戒到阎魔厅。诵此文,阎魔礼拜。又法华经譬喻品之“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又寿量品之“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为破地狱之文。又密咒圆因往生集有智炬如来心破地狱咒。陀罗尼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舍见惑时为顿为渐】 p0976 瑜伽五十八卷十五页云:又立二分见道所断烦恼随眠。一、随逐清净色,二、随逐心心所。...谓现在之法,灭其作用,于过去中谢去。于佛教谛理中,世间既无常恒不变之有为法,故知此等有为法必皆随每一刹那之消...(术语)诸经之初有通别二序,如是我闻等通于诸经之序说为通序,通序后系本经一部之缘起为别序。通序天台分为五成就...(一)梵名 ?ī-vaddhi,巴利名 Sirī-vaddhi。音译尸利苾提。为佛弟子之一。据贤愚经卷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载,释尊...【离饮诸酒诸放逸处】 p1431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饮诸酒者: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放逸处者:谓上诸酒、...【四种憺怕路】 p0445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一页云:是故世尊,乃至所有依外朽秽不净差别,皆依四种憺怕路而正建立。谓...亦名:摇身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摇身者,左右戾身趋行也。”资持记释云:“戾,曲也。”(事钞记卷二五·...(术语)因明三相之一。三支之中,望因于宗而示其关系者。盖因必于宗之前陈名辞中,为元来遍有之事件。故因者(宗之...(术语)六种巧方便之一。菩萨对于众生,守善法,则以应与何等之利益为誓约,而次第引入于佛道也。...(术语)神通或业通之力用也。佛菩萨及外道仙人所得为神通,有五通六通之别,鬼神狐狸等所得为业通,以彼依业力所得...梵名 Sthiramati。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睺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十善业道经...
如果人们不相信有来世,不仅会导致很多的问题,也会影响他对死亡的看法。 前些年我们到印度去,看到恒河边有很多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
一般人都畏苦求乐,希望改变不好的际遇。释迦牟尼佛则强调欲改变现世命运,极速求得大福莫如跳出火宅,念佛求生西方...1.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要害怕过错而错过 2.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3.世界...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庐山东林寺退居方丈、北京法源寺座元、佛门泰斗传印老和尚,于2023年3...
现代人的结婚几乎都是自由恋爱下的结果,但在早期的社会里,结婚特别讲究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 前最高法院的审判长...神通力虽不敌业力,可是业力不敌愿力,往生极乐的念佛是靠愿力,所以愿力强过业力,你怎么会怕?怕是怕业力现前你愿...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读书时的一件往事。 一个春暖花开的中午,希拉里和爸爸在公园...
破地狱偈文
【佛学大辞典】
上篇:破有法王 | 下篇:破邪即显正 |
(术语)谓自己心内所证之真理也。唯识论十曰:唯真证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文句三曰:内证甚深。同记曰...
舍见惑时为顿为渐
落谢
通序
福增
离饮诸酒诸放逸处
四种憺怕路
摇身白衣舍戒释名
遍是宗法性
立要巧方便
通力
坚意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为什么人对死亡会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浅谈净业三福
专治想不开的21句话

佛门泰斗传印长老安详示寂

婚礼途中做了一件事,意外改变了后续的发展
让愿力强过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