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相)乌枢瑟摩经上曰:“其问法相,并其五指,微屈之,如仰鏊形,引手向掌,向前如来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檑又作礌,杵类也。以比老秃。群谈采余四曰:于谦幼时,僧人兰古春过学堂。见于梳三角髻。戏曰:三角如鼓架...我国天津一带风俗,为父母者惧其子女多病或夭殇,乃往庙中祷祝,求僧人为其子起一名,称为寄僧名。[中华全国风俗志...梵名 Majju?rī-vikrīdita-sūtra。凡二卷。那连提耶舍译于隋代开皇二至五年(582~585)。又称大庄严法门经、文殊...【率尔生觉非证我因】 p1033 显扬十五卷十七页云:论曰:率尔生觉,非证我因。何以故?错乱觉心,率尔而起,现可得...【波湿缚】 西域记云:唐言胁,由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而至席。...【顿现观及渐现观】 p1249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一页云:此中余部有作是言:于诸谛中、唯顿现观。然彼意趣、应更推寻,...(真言)又曰法界生真言。南谟三曼多佛陀南。达摩驮都。萨嚩婆缚。句痕。第一句归命如常,第二句达摩驮都为法界之义...(经名)一卷,唐玄奘译。有异译者,谓之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佛告金刚手菩萨,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广大之威德易成,...梵语 buddhānusmrti,巴利语 buddhānussati。即在心里称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观想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711~782)唐代僧。天台宗第九祖。常州荆溪(江苏宜兴)人,俗姓戚。家世业儒,而独好佛法。十七岁从金华方岩(又...【世俗智】 p0508 瑜伽六十九卷九页云:谓世俗智、或善,或不善,或无记;或有漏,或无漏;唯是世间。无漏者、谓于...(龙藏本)...劝发菩提心文...无量义经...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什么要厌离娑婆?这里有几个概念要了解清楚。印祖用一...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
那些大菩萨行菩萨道时,遇到种种众生。一切众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愿望:像我们要求成道的、要...
《永明延寿禅师全书》: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饮酒如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
在《维摩诘经》中,佛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问: 法师您好!我母亲因有外遇,导致家庭破裂。之后母亲的外遇者成了我的继父,他一直靠妈妈养着。现在又由我和妹...我是省城重点中学的教师,爱人是医务工作者,夫妻可以说感情弥笃、夫唱妇随,家庭关系十分和睦。在单位工作认真踏实...
为何要修地藏法门? 首先,就是许多大师都提倡大家要修地藏经与地藏法门。像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曾经闭关修学地藏占察...
问法印
【佛学大辞典】
上篇:闭炉 | 下篇:问讯 |
【有虚诳语者】 p0550 法蕴足论一卷十四页云:何等名为有虚诳语者?谓于虚诳语,不深厌患,不远不离,安住成就...
老檑槌
寄僧名
胜金色光明德女经
率尔生觉非证我因
波湿缚
顿现观及渐现观
净法界真言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念佛
湛然
世俗智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安法师:为什么发不出厌离心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推荐】不清净的愿,佛菩萨能满愿吗

达到什么境界才可以食肉饮酒行淫偷盗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这些是我们前世欠他的吗
坦然还儿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