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言一行中具一切之行也。故称之曰圆行。华严天台诸宗所立之妙行,皆是。止观一上曰:“众生有大精进勇猛,佛说一行一切行,则四三昧。”探玄记一曰:“一行即一切行,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散空】 p1055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968~1022)宋太宗第三子。九九八年即位后,敬重佛法,兴隆三教。尝应西域译经僧法贤之请,制继圣教序,置于太宗...(一)止持戒与作持戒。(一)制止身口之恶,不杀不盗之戒法,称为止持戒。(二)积极奉行作善者,称为作持戒。[四分律删...受持具足戒之后的年数。...阿难陀言。云何智者于缘起善巧?佛言。智者于十二支缘起顺逆。如实知见。是缘起善巧。谓如实知见依此有彼有。此生故...亦名:关斋 子题:断食之方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第八戒中不言斋者,中梵但有 断食之方 ;义当此域斋齐之训,引诚...(杂名)出家之女子也。梵语曰比丘尼。比丘之语,通于男女。尼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汉明帝既听刘峻等出家,又听...教法由音声而宣说,故称声教。佛有六尘说法,此即为声尘说法。摩诃止观卷七下(大四六·九七下):“即是渐、顿、不...(经名)四卷,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过去于普光佛所,得授记,行生生菩萨之道。乃至于今生八相成道。示一一往因,中...(菩萨)维摩经同闻众之一。经注曰: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宝之相。亦曰:手中有宝印。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密号...(术语)四取之一。谓贪欲之心,能取着五尘之境也。...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教我们不要执著。 但是我们的心啊,非要执著不可。哎,特别...
精进十种利益,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精勤无怠,故有十种利益也。 一、他不折伏 谓菩萨慧解精勤,行业...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往生的却寥寥无几呢?其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大安法师答: 首先...
唯识学的观法,它有三个次第,我们简单讲一下: 第一个、唯识所现, 就是我们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力,它会如实的什么叫...
同参道友们来问话,不要客气,直道些好。本来诸方丛林问话的规矩,要恭恭敬敬,搭衣持具顶礼后,问讯长跪,才请开示...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理是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于这一念心。迹是外在所现的修行。说到净土妙理,就在日常起用...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卑微、渺小,非常无能、无力的,人生在世可以说非常的悲苦,所...
五十一心所,分成六位。第一是遍行心所,什么叫遍行心所呢?它描述了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比如说,我看到这...
一行一切行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一行三昧 | 下篇:一行居集 |
(书名)Veda,又曰薛陀。旧作皮陀,韦陀,鞞陀。婆罗门之经书也。...
无散空
宋真宗
二种戒
年戒
智者于缘起善巧
斋
尼
声教
过去现在因果经
宝印手菩萨
欲取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精進」有十种利益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推荐】障碍还是考验?就看你怎么去想像

如何处理修行中生起的种种妄想

【推荐】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慧律法师《熏染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