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出家之女子也。梵语曰比丘尼。比丘之语,通于男女。尼之音,示女性。僧史略曰:“汉明帝既听刘峻等出家,又听洛阳妇女阿潘等出家。”案此为中国有尼之始也。善见论曰:“尼者女也。”文句二之上曰:“尼者,天竺女人通名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以妙法之声譬若甘露之鼓。中阿含经卷五十六(大一·七七七中):“我至波罗[木*奈],击妙甘露鼓,转无上法轮,世所...【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p1090 成唯识论五卷三页云:此中有义、末那唯有烦恼障俱。圣教皆言三位无故。又说四惑恒相应...(术语)十想之一、知一切诸法空寂而灭我想之谓也。...(术语)观念诸法无所得之理也。入佛境界经曰: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杂语)学道之人也。菩萨璎珞经曰:佛子庄严二种法身,是人名学行人。...【不同分死】 p0323 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若于过去不调不伏舍身命已;于现在世已调已伏而舍身命。当知此名不同分...(术语)对于小乘之偏空,而谓大乘究竟之空寂为大空。空亦为空。是为究竟之大空。即大乘之涅槃也。密教以阿字为此大...梵名 Avgulimālika。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经名)有二译:一梁曼陀罗仙译,题曰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梁僧伽波罗译。题曰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术语)无记性之法也。有记法之对。...善知受生。善知受住。善知受灭。尽没者。谓审观受生。审观受住。审观受灭。尽没于此。住念非不住念者。谓审观受生时...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晚课蒙山施食仪...在佛陀时代,某日,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听见自己的左右两位侍卫官争论不休。其中一位说:我是依靠国王才得...
在佛门当中,蕅益大师提出了三个修学法门,你是持戒,受戒学律,你喜欢持戒,你就往持戒下手;你喜欢研究教理,听教...
在佛教的历史上,从印度到中国,对弘扬大乘佛教贡献最大的当属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两位菩萨都是佛陀在经典中授记...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同样...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一种东西贪爱,就产生一个和合,和合以后就受生了。他没有经...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我们会觉得有烦恼、有苦难,是因为不明状况,不了解原因;倘若了解烦恼和苦难生起的源头,我们就会明白,烦恼是庸人...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很大的连锁店,将会抢走他的客人,搞不好会迫使...
尼
【佛学大辞典】
上篇:弗婆势罗 | 下篇:尼讲 |
(术语)唯识宗有谓第八识所藏之种子,非为本来固有者,如视为本有,能薰之法,所薰之识,皆有无始以来。即种子亦为...
甘露鼓
无染污意三位中有
无我想
无所观
学人
不同分死
大空
央掘魔罗经
文殊般若经
无记法
证得胜分别慧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如是因如是果

法门没有高下,成败只看你的发心

从龙树菩萨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密勒日巴之歌
圣严法师《烦恼是助道的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