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止身之灾厄也。真言之修法,有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之四者。深密经一曰:“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大日经疏三曰:“于息灾法中即能以此方便增益降伏。”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四观。又作宝树观、树观。佛陀在世时,有韦提希夫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欲未来世之...密教为久病之人所作的修法之一。全称病者沐浴汤加持作法。若为久病之人沐浴,于沐浴之先,向桶中之水作护身法,其次...(术语)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知见,是谓之五分法身。戒定慧三者如上。解脱者自慧断惑,解惑之系缚,即...(名数)谓真言宗之相承也。第一大日如来,第二金刚菩萨,第三龙猛菩萨,第四龙智菩萨,第五金刚智,第六不空,第七...【无上有三种】 p1073 杂集论七卷十一页云:无上有三种。谓智无上,行无上,解脱无上。智无上者:谓无我智。得此智...凡夫妄计之我、外道之神我、三乘之假我、法身之大我。...(术语)二种法身之一。是应身化身之总名也。...又作归俗。谓已入僧籍者因心生退堕,或奉官命脱下法服归还俗家。还俗之因约有三种:(一)自身不欲为僧侣而除去僧籍者...(术语)呼出之息也。止观七曰:风气依身名出入息,此息迁谢,出不保入。同辅行七曰:有一比丘言:出息不保入息。佛...即指惑、业、苦等迷界之三道。分段,区别之意,特指显现于外在上的形貌、寿量等果报之差别相。盖惑、业、苦等迷界三...(术语)是旧译之称。新译谓之贪瞋痴,三毒之烦恼也。涅槃经五曰:无量劫中,被淫怒痴烦恼毒箭,受大苦切。...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
佛说了生脱死的修持法门很多,大体分为律、教、禅、密、净五宗,总归为二种:一是通途法门;二是特别法门。仗自力修...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着现在,...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果我们没有信心,就不可能...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逸多...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前谓诸佛怜悯,垂念众生,施设教化。只以机...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做才能往生?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你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一个...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一再以亲情及丰厚的财富试图动摇他求道的信心。而他自己也一直...
息灾
【佛学大辞典】
上篇:息世讥嫌戒 | 下篇:息灾法 |
(术语)诸邪见也。总有六十二见。无量寿经曰:掴裂邪网,消灭诸见。维摩经弟子品曰:于诸见不动。注曰:肇曰:诸见...
树想
病者汤加持法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八祖相承
无上有三种
四种我
方便法身
还俗
出息
分段三道
淫怒痴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末法众生专修净土法门
佛心是什么
不要有不舍之心

像死人一样做功夫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