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七卷十一页云:无上有三种。谓智无上,行无上,解脱无上。智无上者:谓无我智。得此智已;更无所求故。行无上者:谓乐速通行。一切行中,最第一故。解脱无上者:谓无学不动解脱。于一切解脱,最为胜故。此三无上,如其次第,依止见修无学道说。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身语无热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无热现行?远离苦行热恼下劣欲解故。谓离外道下劣欲解行诸...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大集云,无量众生白佛,护持法故;佛赞言,善哉诸大檀越。”资持记释云:“以佛赞故,经云,...(印相)六种之波罗蜜,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云六种印。善戒经一曰:菩萨性者,有六种印。以此印故,一切众生则得识...(术语)四法之一。佛所说大小之三藏十二部教也。释签一曰:弘宣教法。...【六种死有二种相】 p0309 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又此六种死,当知有二种相。谓诸行流转过患相,及诸行还灭胜利相...梵语 ghosānugama-dharma-ksānti。三法忍之一。又作随顺音响忍、随顺音声忍。其义有三:(一)谓随顺佛菩萨说法之音...(一)阿含经典有两类见法。(一)与“现法”同义,即于现在世之意。杂阿含经卷六(大二·四○上):“出家学道,增加精...(术语)非理之言论。无义之言论。又不问理非理,总斥一切之言论。与俗所谓滑稽,冗谈等同。大日经疏十九曰:戏论者...为“定地”之对称。即指欲界。与之相对者,色界与无色界并称为定地。于欲界得入禅定者,乃依后天之努力,修色界、无...(杂语)结夏与解夏之中间也。临济录曰:师因半夏上黄檗。...禅林中师家指导学人之际,大抵皆手持此物,作为点醒学人悟道之工具。又作竹篦子。据天圣广灯录卷十六汝州叶县广教院...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生说些甜言蜜语,因为听起来很舒服。但有时说这种安慰他人、附...
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现在人和人之间确确实实不要说互利对等,甚至他不恩将仇报就...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亦未究光所说之意旨也。夫修行用功,原...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此多谦虚、自在、安详。不明白佛法的人喜欢随便胡说、瞎话、谎...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本尊相应的法门。谁代表阿弥陀佛呢?阿弥陀佛的法身是没有形相...问: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说人家闲话、道人家长短,算不算是造口业(不管是事实或非事实)?还有,如...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答: 护持三宝,首先,要从信仰的确立开始,我们要认定佛法僧...
恐惧感的来源 人往往因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智慧、优缺点了解不够充分,经常不是自己...
无上有三种
【法相辞典】
【无上有三种】 p1073
上篇:无上梵行求 | 下篇:无恶无恶缘见 |
凡二十三卷。日僧凝然撰。本书系注解唐代华严宗二祖智俨所撰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卷一之十八章。依其序,知为弘安...
身语无热现行
护持法者为诸佛大檀越
六种印
教法
六种死有二种相
音响忍
见法
戏论
散地
半夏
竹篦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推荐】阿弥陀佛的回馈远超念佛人的付出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