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之第四观。又作宝树观、树观。佛陀在世时,有韦提希夫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欲未来世之众生皆能往生极乐世界,佛陀遂为其述说十六种观法。其中,树想即为第四观法,乃观想净土之七重行树,一一树皆高八千由旬,有七宝映饰,珠网覆其上;行行相当,叶叶相次,生诸妙花,成七宝果;其叶千色,有大光明,照映三千世界十方国土,此即为树想。(参阅“十六观”396) p62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铠为甲,三种精进中之被甲精进也。法华经涌出品曰: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为坚固意。...【六想身】 p0297 集论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耳触所生想,鼻触所生想,舌触所生想,身...(佛名)斯芩王所奉事之佛。...【现见】 p0950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云现见者:于现法中可证得故。 二解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谓八圣支道、于现法...(堂塔)塔名。本行集经三十三曰:龙王起塔,名弥迟伽,隋言土塔。梵Mṛttika。...(印相)以右手作拳,舒风指(第二指)直竖之,以此印当眉间指头亦当眉间即作毗俱胝之形也。其面如忿怒,心住于一境...日本曹洞宗于授戒会时,受戒者若由于疾病或其他事故不能亲入戒场受戒时,得由亲戚或知己代为受戒,称为代戒。一般于...四等之一。意指三世诸佛之言音同等无二、无增无减,皆以六十四种梵音演说教法。楞伽经卷三(大一六·四九八下):“...袈裟之美称。以其无烦恼之垢染,故称无垢衣。释氏要览卷上(大五四·二六八中):“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一是唯一,实是实相,唯一而真实的相,叫做一实,也就是真如的意思。...(术语)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曰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佛说出家功德经...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谈,在某种情况,不论是生意失败,金钱或人事上被人骗了,乃...
能够学佛,是人生的最大幸事。佛菩萨告诉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修行的法门和成佛的过程,我们人人都是佛,只是佛性被...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刻而止,即做到知足;在生活中无论是已经得到的,或者是没有得...
《华严经》八十万字,皆为甚深广大法界因缘与因果,非常难以明了。这大福报就好像电能一样,因电压很高,不能直接转...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
原来有这样一个公案,就在宋代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姓朱的进士。苏州那个地方也是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考取进士状元的...
问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答曰:益身甚少,所损甚多,是故不应饮。譬如美饮,其中杂毒,是何等毒...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学禅的重要一环。 我曾蹒跚学步,恐惧于跌倒;我曾学步登高,...
树想
【佛光大辞典】
上篇:树提伽经 | 下篇:树经 |
【遣虚存实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遣虚存实识为第一种观法。即以为此心之境,是遍计所执...
精进铠
六想身
私诃摩提佛
现见
弥迟伽
怖一切为障者印
代戒
语等
无垢衣
一实
天龙八部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放下与放弃

学佛过程中会碰到的问题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华严祖师杜顺和尚的故事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破地狱的偈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