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又云迦利邸迦,歌利底迦。月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俱生法执,无始时来熏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者。此妄执非由心分别而起,乃与自身俱生,故曰俱生...(公案)世尊一日升法座,文殊白槌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岩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术语)Vipaśyana-vipaśyana,毗婆舍那毗婆舍那之重言也,重重观真理之谓。善见律十曰:毗婆毗婆舍那,汉言观苦...【无色界决定无色】 p1086 大毗婆沙论八十三卷十六页云:问:应理论者、依何教理,说无色界、全无色耶?答:依契经...谓断尽一切烦恼而心得解脱。为小乘阿罗汉之证果。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九上):“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梵语 samādhi,巴利语同。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又作三昧、三摩提、三摩帝。意译为等持、正定、定意、调直定、...(人名)杭州慧日山永明寺智觉禅师,名延寿。参天台韶国师而悟玄旨。吴越忠懿王钱俶,深归于师。迁于永明大道场。众...(一)法相宗之慈恩,将诸经论所说唯识之文义总摄为五种,即:(一)境唯识,就所观之境而阐明唯识之义者。如阿毗达磨经...俱舍论卷九分别世间品举出四类人了知胎相之差异,即:(一)转轮王于宿世曾修广大之福,其业最胜,然仅知入胎之相,而...(杂语)Rājī,译曰王妃。大日经疏九曰:妃者梵云啰逝,即是王字作女声呼之,故传度者义说为妃。...指与惭、愧二法及无贪、无瞋、无痴等三善根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那先比丘经卷上即有(大三二·六九七上)“以善...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
第一、信不学佛则永远在六道中轮回,不得解脱,此事任何宗教皆办不到。 第二、信学佛须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唯有...所谓「欲乐」,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暂的快乐感受。然而,欲乐也有层次之分,例如,人间的欲乐和天上的欲乐不一样;...
【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
纵令在梦想,就是说即使你在睡觉,处在一个梦想的做梦当中,做梦的时候耳根是怎么回事呢?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相信没有人会承认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一定会说:我就是我啊。但是你可曾想过,我们所认为的我,或者自我究竟是什...
上品上生: 往生之因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一者慈...
迦利底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迦利沙般拏 | 下篇:迦那跋底 |
(名数)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
二法执
世尊升坐
毗婆毗婆舍那
无色界决定无色
漏尽意解
三摩地
延寿
五种唯识
四胎相
啰逝
善心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三身佛

五戒之邪淫戒

信愿行往生极乐
圣严法师:追求更高层次的快乐

至心精进,何愿不得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圣严法师《找回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