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断尽一切烦恼而心得解脱。为小乘阿罗汉之证果。维摩经佛国品(大一四·五三九上):“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正法华经卷四、无量寿经卷下、注维摩经佛国品] p582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Sijhapura。位于北印度之古国。大唐西域记卷三载,僧诃补罗国周三千五、六百里,西临信度河(印度河)。此国之...凡十卷。日本了尊著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四册。系图示说明悉昙之音韵及有关联之诸般事项,全书共分八十章。著者乃悉...《翻梵语》,十卷,撰者不详。这部书是唐代从中国流传于日本。考日本圆仁《入唐新求圣教目录》中著录有此书,未记撰...【行有三种】 p0608 瑜伽五十六卷十八页云:如世尊言:行、有三种。谓身行、语行、意行。当知此中、入出息风,...感念死者之德,所追赠之称号。上自帝王、公卿,下至有德行之人,皆有赠予谥号之情形。通常赠予高僧之谥号有大师号、...为金刚法界宫与光明心殿之合称。前者为宣说大日经之会座,后者为宣说金刚顶经之会场。两者合之,即指法界宫中之光明...禅宗用以显示佛法平等之三项譬喻:(一)印空,表示佛法平等无差别;犹如以印印于无形之“空”中,自然不现任何纹彩形...(术语)断惑证理之人曰圣。入圣者入于圣位也。俱舍论十八曰:入圣得果,离染漏尽。往生十因曰:三乘行人入圣之方便...凡一卷。全称禅宗永嘉集。又称永嘉禅集、永嘉禅宗集、玄觉永嘉集。唐代永嘉玄觉(665~713)撰,庆州刺史魏静辑。收...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苦、怨苦、苦受苦、忧苦、病恼苦、生死流转苦。...(术语)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经曰:真善菩萨。又曰:真善男子。...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一句佛号,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第一句来自《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从...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没有记忆力,这个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像我们读过一遍经不能全背...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子长出来的时候,非常可爱,福报很大。这个长者子呢,他当然是...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就像是用尺子量过一样。 ...
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者,觉也。当你心里念念想着众生,比如我们这是服装业,愿愿地愿一切众生都有衣服穿,这个心量...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进而会发出做好人更难的喟叹。当面对诸事不公、不平、不顺时,...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像都带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水洗浴,种种饮食享用。因身为爱缚,不得圣道,其人乃往摩偷罗...
漏尽意解
【佛光大辞典】
上篇:慈藏 | 下篇:漏质 |
为净土宗念佛行法之一。为发得三昧,于此世礼拜佛身,乃择定特别时期进入道场,并克期专心称名念佛,或一日二日,乃...
僧诃补罗国
悉昙轮略图抄
翻梵语
行有三种
谥号
秘密法界心殿
宗门三印
入圣
永嘉集
十苦
真善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念佛的三大利益

【推荐】求地藏菩萨都能满你的愿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做事要选好目标

念念为众生,事事皆佛法

做个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