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善之善者曰真善。延命地藏经曰:“真善菩萨。”又曰:“真善男子。”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子题:恒杖 行宗记释云:“初示所开。此下,简滥。 恒杖 ,谓恒所持者。朝行须打露,迥险驱毒物;时暂用者,则不须...指禅宗。又作一华五叶、一华开五叶。禅宗自六祖慧能以后,衍成曹洞、临济、云门、沩仰、法眼五派,故称为一花五叶。...【善知心住】 p1143 瑜伽七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善知心住?谓如实知了别真如。...(术语)方者方所方法,佛之设化自在,而无一定之方所,无一定之方法也。璎珞本业经曰:大用无方法王法主。三论玄义...(术语)Hetu,译曰因。即因缘之因。见大日经疏十。...(术语)八智之一。照了欲界无色界灭谛理之解脱道智也。...(术语)四谛之二。苦者业烦恼之结果生死之苦患,即一切生死之果报也。其集成生死苦果之业烦恼谓之集,即生死之原因...(地名)Cina,又作振旦,真丹,神丹。翻译名义集曰: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近人或云:震即秦,乃一声之...指日本禅宗支派普化宗之徒。又称虚妄僧、荐僧、菰僧、普化僧、莽蓾破裸、暮露、梵论、梵论子。因普化宗奉马祖道一之...【四种非菩萨仪恶意现行】 p0467 瑜伽七十九卷十一页云:复次菩萨有四种非菩萨仪恶意现行。一者、于大师所,生不信...(经名)法华经普门品即观音经之异名。谓于当世流通中最尊之经也。法华文句十曰:此品是当途王经,讲者甚多。大部补...(印光大师校印版本)...(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弟子业障深重,赋质愚蒙,幸闻净土法门,而得皈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师老实念佛之训,以期速了生死,不负婆心。夫既为...如果我们花许多的时间担忧昨日发生过的事,以及明天将会发生的事,我们是不可能享受人生的.我们为明天担忧,因为我们...
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因诸佛皆尊重法的缘故。所谓诸佛从般若出,般若即法,是诸佛之母。 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 如...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是苦),集谛(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苦),灭谛(无苦的状态),...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我」在打转。为了「我」,总是觉得不满足、不自在,经常渴望...
《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量寿经》在隋唐之际称为净土三经。然而又出现了净土四经,这是清朝有一位...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都会吐丝,但是我的丝,帮我建立王国,纵横天地之间,而你却作...
我们引用这个《占察业报经》里面有一段的这个无分别智的观法,唯识的观法,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总说。学唯心识观...
真善
【佛学大辞典】
上篇:真无漏智 | 下篇:真善妙有 |
(术语)人身无实如幻,是名幻身。圆觉经曰:幻身灭故,幻心亦灭。...
担杖络囊戒开白二羯磨持
一花五叶
善知心住
无方
醯都
灭类智
苦集
震旦
虚无僧
四种非菩萨仪恶意现行
当途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阿弥陀经》与《金刚经》是否矛盾
当下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一刻

法供养虽胜,仍不废财施,诸物若能观空不著,便属法供养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圣严法师:没有一个不变的「我」

净土五经格局的由来
蚕和蜘蛛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