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世尊一日升法座,文殊白槌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岩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于大众,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禅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说法已,则白槌:“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此二句据唐华严经四。“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之文,而世尊升座文殊白槌事,曾不见于藏经,是亦与拈花微笑之公案,共是禅门之宗匠为机缘而设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十八界】 p0107 瑜伽二十七卷十五页云:谓界有十八。则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兜率天有内外二院,内院名善法堂,弥勒菩萨常在这里说法。...(杂语)由自己之宗而指称他宗也。...(菩萨)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诤论,以梵网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为...【业杂染论】 p1219 瑜伽八十九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施设业杂染论?谓有二业。一者、善业,二、不善业。于过去世,已...为密教最重要仪式之一。又称阿阇梨灌顶、传法阿阇梨灌顶、付法灌顶、传教灌顶、受职灌顶。即密教之行者于即阿阇梨位...梵语 sajghāva?esa。音译僧伽婆尸沙。五篇七聚之一。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又作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犯者...戒本疏·解今题目:“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行宗记释云:“五百部,智论但有...五尘之一,四大种所造,属于色法,为耳根所对之境。...(物名)外道祭祀所用之骨锁也。又作赏迦罗Śaṅkara。译曰锁。因明大疏一曰:商羯罗,此云骨锁。外道有言,成劫之...(界名)十八界之一。六识心王及八识心王,自持其体,而与他差别,故名识界。...(印光大师校印本)...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晚课蒙山施食仪...
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将军武功高强可平定贼寇之乱,宰相博学多才可治理政务,使国家太平。凡天...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么这个净土的特别法门也就跟通途的法门没有两样了。我们生在这...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有没有打佛七?我说:有啊,你想参加吗?他说:对啊,我想参加...
阿弥陀佛遍知法界的智慧之海,用海来比喻智慧的深广,就是得一切种智者。我们也具有一切种智的,但为什么这么愚痴啊...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身业、口业的行为,也包括意业的调伏。所以身为一个天人,他应...
前六识这是属于心法,根、尘是属于色法。那么前六识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造业。但是第六识能明了、造...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讲包容的智慧的。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它没有拒...问: 如果自己暴毙身亡或恶报现前,且无任何善知识帮助,我怎么摆脱障碍顺利往生呢? 大安法师答: 众生的业力千差...
世尊升坐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世尊 | 下篇:世尊指地 |
【欢】 p1343 法蕴足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欢?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等,便发自身乃至苦受。彼于尔时,...
十八界
内院
余宗
菩萨僧
业杂染论
传法灌顶
僧残
五百部
声
商羯罗
识界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居士恭敬护持三宝,定获无上福田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你要修福修慧,这句名号就完全具足了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