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解今题目:“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行宗记释云:“五百部,智论但有通数,不出人法名字。彼具云,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乃至坚着语言,闻说般若毕竟空,如刀伤心。不乐闻故。”(戒疏记卷一·五七·一五)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杂名)风轮之际底也。风轮者,即世界之最底,凡一世界之成立,于虚空上生风轮,风轮上生水轮,水轮上生金轮因而渐...【索诃主】 p0949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谓五取蕴。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五趣。名为世间。如来于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名数)大乘义章十九曰:如来之三业,纯净离过,不须防护,名为三不护。诸罗汉之三业虽净而常须防护,方能离过,如...(经名)二卷,符秦僧伽跋澄译。说佛因位之行法至果后之化相。...【永吐】 p0495 杂集论八卷十四页云:何故名永吐?永吐随眠故。此依断随眠说。谓除根本;永不生故。...(地名)四大名山之一。清一统志一百十四曰:五台山在五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西北距繁峙县一百三十里。水经注,山五峦...梵语 caksus。司视觉之感觉器官,或指视觉性之认识机能。关于眼之分类,有诸种说法: (一)三眼:瑜伽师地论卷十四列...(喻)戒律洁白,可以庄严人身,就好像晶莹可爱的宝珠。...【五不忍过失】 p0270 集异门论十二卷十六页云:五不忍过失者:云何为五?一者、暴恶。二者、忧悔。三者、众生不爱...(仪式)于一般在家之人授与优婆塞戒优婆夷戒之法会也,除真宗外他宗皆行之。...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还冷。古人说:不到开悟不住山,不破本参不闭关。像我们现在这...1、忍得住孤独 人生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忍得住孤独,尤其是在创业之初,很多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别人在休息时,我...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慧,比如:病从口中入,寒从脚下生。饥不暴食,渴不狂饮。饭吃...经常会有人问我对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么看法,并要给出个评论,这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一天忙得晕头转向,有的时候是...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清顺治) 这首偈语,出自清朝顺治皇帝的〈赞...
佛教素食观的核心内涵 佛教从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出发,明确提出不得食众生肉。认为一切生命依业受生,前世的生活...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黄金。 他立即跳入水里要找那黄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捧一捧的...
五百部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五百结集缘起 | 下篇:五众戒 |
谓一切修行的人都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菩提。...
风际
索诃主
世间解
三不护
僧伽罗刹所集经
永吐
五台山
眼
戒珠
五不忍过失
授戒会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人生的十度修炼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认真做事不去评论是非

看开生死,没你想得那么难

佛教素食观对于改善生态的巨大价值
